第12版:走进乡村看振兴·晋城

新小米颗粒归仓 好口碑迎大订单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李吉毅  制作:李永江

  •   时间
      长假前夕
      地点
      陵川县西河底镇
      引言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9月底,正是谷子的成熟季节。
      “加油!加油!”阵阵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从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中学操场方向传来……挑粮、玉米脱粒、沙包入筐、南瓜接力、螃蟹背西瓜……一个个富有乡土气息、贴近生产生活的庆丰收趣味运动项目先后展开。
      陵川县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使得小米色泽金黄明亮,颗粒圆润饱满,素以营养丰富、口感香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小米产业成为夯实巩固衔接基础,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
      “两节”到来,为展现乡村建设新面貌,彰显农民劳作新风采,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陵川县农业农村局、西河底镇党委诚邀社会各界人士相约西河底镇,观赏田园景、品鉴小米宴,共度佳节!
      记者笔记
      在晋城,提起哪里的小米好吃,陵川县西河底小米令人赞不绝口。在陵川县,小米产业已成为夯实巩固衔接基础,促进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西河底镇谷子的丰收,仅仅是陵川县农业取得丰收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陵川县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马铃薯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等举措,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实施了20万亩连翘示范基地、崇文绿色蔬菜、平城循环农业、马圪当羊肚菌等项目,推动特优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打造了具有陵川特色的“六类”庭院经济发展业态,发展庭院经济1.2万多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
      下一步,陵川县将继续不断改善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发展特优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产业支撑。
      红火热闹的“首届小米节”
      在西河底镇焦会村,西河底镇首届小米节谷子开镰仪式正在进行,由此拉开了全镇8000多亩谷子收割的序幕,陵川县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演示会同时举行。
      在首届小米节上,西河底镇机关与15个帮扶单位开展了“比农特产品赛消费帮扶”活动。陵川县教育局与现岭村、兰花集团唐安煤矿与大玉铺村、陵川县乡土人家有限公司与陵川县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代表分别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521万元;其他帮扶单位签约金额100余万元。
      活动现场布置了25个农特产品消费展台,摆满了西河底镇小米、山地核桃、红薯、有机果蔬、手工辣椒酱、韭花酱、紫苏茶等各种特色农产品。
      参会人员边走边看,不时驻足各展位前详细询问农产品产量、销量、销售价格和规模等情况,欢声笑语不断,夸赞声连连。此次展台销售金额共计100万元,帮助全镇脱贫户、监测户农产品销售,极大促进农户增收。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电商直播平台,网络主播带广大网友直播探会、在线销售,通过炒小米、熬米汤等方式,设置“品小米宴席”环节,挖掘陵川小米饮食文化,现场邀请观众试吃、互动,获得点赞连连。
      “小米之乡”喜获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西河底镇优质谷子基地里,沉甸甸的谷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多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民们手拿镰刀,在齐腰的谷地里抢收“金穗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两节”前夕,陵川县西河底镇8000多亩优质谷子相继进入成熟期,当地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西河底镇位于陵川县西南部,东与附城镇相邻,西面和南面被泽州县环抱,北面与高平市接壤,属土石丘陵平川区。
      在晋城,提起小米,不少人总能与西河底镇联系在一起。
      原来,西河底镇光照充足,区域内富含弱碱性红黏土壤,非常适合谷子生长。由于采用有机种植的谷子,通过石碾低温碾磨而成的优质小米,色黄味甜,营养丰富。它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18种氨基酸,而且有机硒、铁、叶酸等含量都远高于普通小米,是孕妇产后恢复及年老体弱者必备食品,长期食用能达到养生长寿的功效。
      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西河底镇聚焦有机旱作,将优质谷子作为“一镇一业”主攻方向,积极推动谷子种植“化整为零”,成功创建市级谷子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21个村种植优质谷子8300多亩,各类谷子市场经营主体达到120多家。其中,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陵之喜”小米先后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SC”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圳”品商标。
      多年以来,“陵之喜”小米以其色泽金黄明亮、颗粒圆润饱满,营养丰富、口感香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每年进入9月份,就到了谷子采收期。由于9月下旬进入连续阴雨天,所以合作社立即组织人员抓紧时间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作为西河底镇优质谷子种植龙头企业,今年,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种植9个优质谷子品种500多亩,谷子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据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帆介绍:“相比之前的品种可以增收15%到20%左右,亩产可以达到八百到九百斤,农户收益也大大提高了。”
      凭借优质的小米品质,随着新小米的产出,合作社的客户订单量也达到了一波小高峰,每天都有大量的优质小米发往全国各大城市以及本地周边地区。
      村民自编自演了文艺节目
      在西河底镇首届小米节现场,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有的买几袋小米、有的称几斤核桃,一起感受丰收后的喜悦。
      “好吃,真香啊!”在“品小米宴席”摊点前,人头攒动,许多人围在四周品尝着刚炒好的鸡蛋韭菜炒小米,赞不绝口。更有甚者,拿起炒勺、端起炒锅,起火热油,过了把“厨艺瘾”。
      在西河底镇中学操场上,许多村民还自编自演了舞蹈《丰收中国年》、歌曲《西河底镇小米香》等文艺节目及广场舞邀请赛。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陵川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兴农、强农、富农作为发展之基和强县之要,推动“三农”工作笃定前行、行稳致远,基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良好局面。西河底镇优质小米不仅辐射带动有机旱作谷子产业发展,还成为推动陵川县高质量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据介绍,今年陵川县粮食总产预计突破1.7亿斤,中药材全产业链带动人均药材收入达到3000元,畜禽养殖突破400万头(只),“菜篮子”“肉盘子”产品供应充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家,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重点项目24个,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以上标准,51个村被评为市定“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市前二。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吴艳斐 靳韶宇

      1.收割机在齐腰的谷地里抢收“金穗子”。
      2.西河底镇首届小米节文艺表演现场。
      3.西河底镇首届小米节谷子开镰仪式现场。
      4.西河底镇小米很受游客喜爱。

    王建军 侯晋予 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2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