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赶上“秋分”,闭幕式遇到“寒露”,让人印象深刻。
在亚运会举办的16天里,除了运动员在赛场制造的“金”喜,还有一些“亚运会特色”值得记忆,它们是亚运文化、亚运科技,甚至是亚运的“时代记忆”。
无废
早就听说杭州要办一届“绿色亚运”,没想到从报到第一天起,就被“无废”两个字洗了脑。
亚运村的志愿者说,房间矿泉水喝完以后,瓶子不扔,可以积分换礼品,礼品特别好,有PIN(徽章)还有吉祥物等等。为了“合力”攒积分,同事的空瓶子也都摆满了阳台。后来听说,房间被套、毛巾减少更换频次,可以积分;扫码租借小红车低碳出行,可以积分;注册“低碳账户”参加线上绿色文化活动,可以积分……
亚运会期间,有些记者开始在媒体村里捡空瓶,天呐!身边已经出现了公益“无废”记者!
此外,在餐厅吃饭,“可回收、不可回收、易腐”三种分类,最初让记者手忙脚乱,不是把筷子扔进“易腐”,就是把餐巾纸和残羹剩渣混在一起,还有不小心把餐盘丢进垃圾桶的。几天后,大家都有了肌肉记忆,垃圾分类相当迅速!
在无形之中,大家都成了“无废”记者。
机器狗
蹲守田径赛场那几天,我发现了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机器狗。开赛前的灯光秀。
每当铁饼选手投掷结束,几只身穿紫色“工作服“的机器狗,就一直追着铁饼跑,跑起来还挺快。它们背上有个卡槽,专门放铁饼,每天往返于赛场捡器材,成为一只亚运“搬运狗”。而在网球赛场,机器狗还表演了整齐划一的“舞蹈”,给运动员加油鼓劲。
这群机器狗,成为亚运会赛场最可爱的“显眼包”!
其实,除了机器狗,开幕式上负责点火、闭幕式上负责熄火的“数字人”、日常生活中的国际移动支付等,本届亚运会的“智能”办赛让人印象深刻。
BGM
亚运赛场的BGM(背景音乐)真的是火出了圈!
中国男乒夺冠,周杰伦的《我是如此相信》响彻体育馆上空;蛙泳赛场,“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应景着水上项目;蹦床决赛,选手们网上高高弹起,结束后响起了五月天的《离开地球表面》;中国选手石宇奇获胜后,现场放起他的“专属”热歌《我姓石》……
以往比赛现场,听到更多的是励志歌曲,而在杭州亚运会的BGM,不但把赛场氛围感拉满,还根据项目特点、比赛结果以及观众情绪,调配最合适的歌曲,会突然让人产生被击中的共鸣感。不但如此,BGM还与灯光组联手,在开赛前搞起了灯光秀,炫酷感堪比演唱会现场。
据亚组委的人说,“打碟”的都是年轻人。
采写:山西晚报特派杭州记者 李霈霈
摄影:山西晚报特派杭州记者 马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