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小住。清晨的阳光下,我在屋后的院子里晾晒衣物。枣树上挂满了青青的枣儿,笑脸盈然地望着我。一股温热的风儿吹来,枣树的枝叶不停地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我招手,又似乎在窃窃私语。我不禁想起外婆做的枣泥粗粮包,伴随着童年的欢声笑语,飘满整个秋天。
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外有一大片水果园,种植着各种时令水果。每到秋天,待枣儿成熟时,外婆每天一大早,就挑着它们到镇上的集市里去叫卖。到了天黑回家,外婆就把剩下不多的枣儿分给我们吃。那时,家里的孩子多,生活贫困,外婆刚把枣儿拿出来,大家就一抢而光。瘦弱的我只能捡几颗歪瓜裂枣,咬上一口,味道苦涩,却总舍不得扔掉,攥在手里,分外珍惜。
那时,我身体孱弱、面黄贫血,外婆便趁哥哥姐姐们不在家时,偷偷地做枣泥粗粮包给我吃。那是独属于我和外婆的幸福时光,我总是跟在外婆的身后转悠,外婆忙碌的身影,像一只蜜蜂在花间辛勤地采蜜。
外婆通常先把枣子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枣儿越晒越红,越晒越干。待枣子的表皮被晒得皱巴巴了,外婆从存放红薯的泥土仓库中取出一些红薯,便要着手做枣泥粗粮包了。
外婆一般先做枣泥馅儿。把干枣和红薯洗净、蒸熟,红薯剥掉皮儿,干枣去掉核儿。这时,我总是嘴馋地伸手去拿红薯,一边吃着红薯,一边看着外婆忙活。外婆总是笑眯眯地说:“少吃点红薯,不然过会儿该吃不下包子啰!”
接下来,外婆用擀面杖把红薯和枣儿捣成泥状,加入高粱粉、黑芝麻和红糖,搅拌均匀。加点酵母,用温水化开,使劲揉和。待揉匀后,放到冒着一丝热气的灶台上发酵,很快发至两倍大。将其压扁继续揉,直到里面的气泡都被排出来。然后,揪下一个面团,往里面加点馅料包起来。每到这时,我便会学着外婆的样子包,却总是包得像个小丑,远远赶不上外婆的美观。但外婆总会一脸慈祥地看着我,夸我能干。
当枣泥粗粮包还在蒸笼里时,香气早已溢满了整个厨房。我像只馋虫一样,时不时地串到厨房里,问外婆蒸好了没有。总算起锅时,喷香扑鼻,我顾不上包子烫手烫嘴,拿起便开吃。枣泥粗粮包口感松软,香甜无比,狠狠地勾住了我的味蕾,甜润之感瞬间席卷了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
后来,在外地打工的妈妈来接我,想把我留在身边。临走那天,外婆递给我们满满一篮刚蒸好的枣泥粗粮包,对妈妈说:“这是莉儿爱吃的,拿回去紧着她点,千万别让她饿肚子……”
看着一个个枣泥粗粮包挤着大大的脑袋朝我微笑,我早已泪光晶莹。
□贾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