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朋友圈

  自从有了手机和各类交友软件,每个人的朋友越来越多,从几十到几千不等,存在手机里,每天揣着这些朋友穿梭在大街小巷,仿佛每个人都成了左右逢源的交际高手。但细细翻下来,里面的绝大多数人根本算不上朋友。在楼下买烧鹅,烧鹅老板热情加你微信,拉你入群,他成了你朋友。经常上网买东西,快递小哥也加入了你的朋友队伍。租房子,搬过多少次家,就有多少个房东朋友。更有甚者,还有餐厅超市医院为了推优惠赠礼品,硬性安排加陌生人为好友……于是没见过面的、有过一面之缘、今生再也不会见的,都成了你朋友圈的朋友,这些朋友躺在手机里,犹如奄奄一息的鱼,偶有事情,才打个挺。
  朋友圈人数太多,还在日复一日增加,仿佛给每个人营造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眼界开阔,朋有八方。更有一种人,想要向人验证所交的朋友非富即贵,会当场打开朋友圈,找上一番,指着一个头像说,这是商场大亨,某某某听过没?是吧,身价不菲!再翻一圈,又指着另一个头像说,这是官场领导,某某某知道吧?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人是明星,微博粉丝上千万,以前经常见到他……这种向人彰显人脉广、资源硬,和知名权贵是朋友的行为,首先就暴露了他的非权贵和不如人,本来是要给自己贴金提身份,却在开口的那一刻就露了怯。事实很可能是,那些他眼中的权贵,在某一刻无意留了他的联系方式,他也只不过是权贵眼中那卖烧鹅的主儿,留无碍,删更无妨。而他却飘飘然起来,为自己掉进富贵窝而欣喜若狂。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被权贵删除或拉黑,不仅懊丧不已,甚而会咒骂权贵们都是势利鬼。都在谈圈子重要,但如果自身没有奋斗精神和硬核实力,靠朋友圈里躺着几个权贵,就能攀上高枝变成凤凰,哪怕有可能,也不会长久。
  其实,朋友圈的朋友论是个幌子,因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通讯如何先进,只要人性不变,结交真朋友的本质就不会变。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志同道合,又互相理解包容的人,才能成为真朋友。这样的朋友,在你遭遇困难时,你可以向他袒露脆弱而毫不担心,他也在自己所能之内伸出援手,哪怕他所能有限不能帮你,你也非常理解,并无强求。能够想见,每个人的手机朋友圈中,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除了朋友圈的朋友,朋友圈的动态也多是幌子,它犹如一个美颜器,把生活的一地鸡毛过滤成了岁月静好。我就亲见过一个人,脾气火爆,遇事一点就着,对亲人爱人朋友动辄责骂。也因为现实中与人冲突不断,导致他肝部有疾,躺过医院。但翻开他朋友圈的动态,每一条都是爱人爱世界的温言软语,言辞有爱,令人动容。不认识的人,会误以为这个人温柔如水,为人宽容。人愿意在公开场合展示真善美,修饰生活,本无可厚非,但现实与网络角色反差如此之大,不免让人大跌眼镜。这种人其实并无多害,只不过身边人受些苦而已。真正让人警惕的,是那些制造网络暴力的人,这类人往往更是两面人,现实中可能是“好好先生”,一蹦到网络,评论某个人或某类事件,污言秽语,偏见之激,角色反转之大,令人目瞪口呆。很多人遭受过网络暴力,有就此失去生活热忱的,有放弃生命的,一场场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网络环境的自由,无形中给这些“两面人”提供了土壤,抵制网络暴力,要靠道德和文明,也更需要靠法律去约束他们。
  网络的发达打破了人们的交友限制,让天南海北的人成了知心好友,更扩大了每个人的发声空间,让人们的言论可以传到四面八方,这本是好事。但也正因为此,每个人更需要反求诸己,向内修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向外绽放。

□刘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1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