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珍)10月1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山西产业服务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并举办。在当日的签约揭牌仪式上,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山西证监局、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与大商所四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与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伟军共同为大商所山西产业服务基地揭牌。
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1993年大商所成立开业。目前,该交易所已上市21个期货品种、13个期权品种,形成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四大品种板块,今年前9个月,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分别为18.9亿手和85.8万亿元,其中,上半年成交规模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中排名第八位,成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之一。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工作,特别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补齐商品要素市场短板’作为我省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期货市场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商品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期现结合、产融结合的金融创新模式。特别是我省作为能源大省,充分利用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对我们来讲意义重大。”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张炯玮在致辞中表示,大商所山西基地的设立不仅能丰富山西资本市场产品,更能为山西能源革命、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功能,也必将为山西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乡村振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据王伟军介绍,大商所上市的品种与山西省经济相关性较高,同时在山西设立有焦煤、焦炭、鸡蛋等品种18家交割仓库和厂库,使大连市场从产品、价格、仓储物流体系等方面与山西经济保持着互动融合发展。焦煤、焦炭上市前,大商所就将山西作为两品种发展的重要依托进行开发设计,并得到山西的大力支持。自焦煤2304合约始,大商所将焦煤期货基准交割地由沿海港口调整至山西,对标山西主流的中硫主焦煤调整质量标准。这一调整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大循环中山西国产煤的保障作用,突出了山西国产煤定价影响力,也更为便利山西煤焦企业参与焦煤期货。调整后市场运行稳健,首个交割月山西煤交割占比即达70%,为山西煤焦企业在焦煤价格下跌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保值工具。
“当前,山西能源、化工、材料等相关产业面临着转型发展,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格局的演变,大商所和山西之间有着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王伟军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大商所将依托产业服务基地,在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山西证监局、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等协同下,合力开展好知识培训、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项目,以国企和龙头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提高期货市场参与利用能力提高;同时与山西规范运营的大型现货平台加强合作,推动期现结合业务开展,共同服务于山西从煤炭资源大省向资源强省转变,支持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张炯玮表示,下一步,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发挥山西基地的交流平台和市场培育功能,推动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加大支持服务基地进企业、送服务的能力,同时,紧密围绕山西产业优势,做好能源商品期货品种研发、品种优化和业务创新,全力服务山西能源革命纵深推进。另外,发挥乡村振兴前沿作用,进一步推动山西“保险+期货”业务支农惠农,有效应对农业经营风险,提升三农收益,助力全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