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渤海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下架信用卡APP相关公告称,该行已推出新版个人手机银行,信用卡APP功能将整合到全新的手机银行——信用卡板块内,整合后信用卡APP将于2023年12月31日正式下架,届时该行将停止更新信用卡APP。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渤海银行仅是整合旗下APP的众多银行中的一员。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相关APP被整合、注销,这些APP包括直销银行、支付类等多种类型,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9月以来,已有3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将旗下直销银行APP整合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或关停下线。
A 直销银行陆续关停下线
从曾经的“跑马圈地”到陆续下线,如今,国内各大银行的直销银行(以互联网为渠道直接提供线上零售业务)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从2013年起步至今的10年之际,直销银行正在步入新阶段,一系列持续的整合动作早已开启。
近日,紫金农商银行发布手机银行与直销银行服务合并的公告称,该行手机银行APP与直销银行APP于10月8日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升级,原直销银行APP业务迁移至手机银行APP,后续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继续办理原直销银行APP的业务。
就在此前的9月18日,宁夏黄河农商银行也曾公告表示,因产品策略调整,黄河银行金喜鹊直销银行APP将于9月26日关停下线,届时直销银行APP将无法继续使用。
此前9月8日,北京银行也发布调整直销银行部分功能的公告,表示因该行直销银行业务调整,今年9月26日起暂停其直销银行网站登录服务及直销银行APP注册开户功能。不过该行在公告中称,客户如需办理直销银行相关业务,仍可登录其直销银行APP进行操作。
事实上,直销银行的“缩减”并不是刚刚开始,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对旗下的直销银行进行整合或关停等业务调整。早在2017年,平安银行整合了原平安口袋APP、橙子银行APP及平安信用卡APP三大APP,统一为口袋银行APP;2019年,浦发银行将直销银行相关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尤其是今年,整合更加频繁,被整合注销的直销银行达到10余家。今年3月,上海农商银行终止了该行的直销银行网站服务;4月,甘肃银行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合并;6月,民生银行将直销银行“银行理财”产品频道整合至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理财产品”频道;7月,黑龙江农信社直销银行中账户资金转出功能和持有未到期理财存量查询功能已迁移至手机银行。
此外,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还公布了两期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注销备案公告,其中包括甘肃银行的直销银行APP、烟台银行的“烟行直销银行APP”、莱商银行的“莱商直销银行APP”、临商银行的“临商直销银行APP”、长城华西银行的“成长银行APP”、广州农商银行的“珠江直销银行APP”、顺德农商银行的“e行顺银APP”、长治黎都农商银行的“金动力bank APP”等。
B 产品同质化为整合主因
早在2013年7月,民生银行成立了直销银行部。2014年2月28日,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民生银行直销银行正式上线。其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几年间,直销银行遍地开花。彼时,互联网金融汹涌来袭,直销银行由于低成本,且没有网点和地域限制,被中小银行看作“弯道超车”的利器,有数据显示,最鼎盛之时,曾有多达60家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APP。
其后,在2017年11月,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成立。目前,中信百信银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这两家持有独立法人牌照的直销银行均在正常经营状态。
不过,随着银行零售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手机银行发展迅速、功能日趋完善,由于定位模糊,多数直销银行开始面临与手机银行APP多个功能重叠、提供产品高度同质化、运营成本增加的尴尬处境,这也让直销银行APP的存在显得更加“鸡肋”。因此,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对直销银行APP进行整合优化。
山西晚报记者体验发现,多数直销银行APP提供的存款、理财、贷款等各类金融服务与母行APP基本没有明显差别,反而部分母行APP所提供的业务完全涵盖了直销银行APP并且更全面;同时,直销银行APP在版面设计及操作体验上也多不如母行APP,甚至出现基础金融产品缺失、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以及软件频繁闪退等问题。上述问题也成为直销银行被整合缩减的重要原因。
各大银行的的调整公告均显示,对直销银行进行关停或整合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理财业务服务体验”、向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及“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针对直销银行的调整,有的银行是通过资源整合,将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进行合并升级;有的银行是将部分直销银行部分业务迁移至手机银行;同时,也有银行仅关闭了网站服务,也有银行直接放弃直销银行渠道,对于相关业务彻底关停下线。但不管是整合还是关停,多数银行均普遍将相关业务展现在了手机银行中。
C “做减法”已成大势所趋
其实,除了直销银行,此前,为了获客和增加流量,不少银行还推出了多款细分的APP产品,或针对同一款APP上线过多个版本,例如,个人用户版、企业版、商户版、校园版,以及与炒股、信用卡、贷款、理财等相关的各类细分APP。但大量的银行APP上线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过多的APP可能会分摊银行总流量,降低单个APP的效率和用户黏性,增加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难度。
近年来,已有多家银行对旗下APP进行了整合优化,将多个功能相似或重复的APP进行下线或合并。综合来看,银行APP整体数量出现了减少,但其相关功能并未消失,而是进行了迁移、优化、整合。从整合类别来看,除直销银行之外,涉及整合、下架的APP通常还聚焦于生活类、财富管理类等其他类别。
生活类APP整合方面,2021年10月,邮储银行停止邮储生活APP全部服务,相关服务迁移整合至该行手机银行APP。同年12月,建设银行下线龙支付APP将相关功能、权益、场景迁移整合至建设银行APP和建行生活APP。类似于建设银行,厦门银行同样将原来的支付类APP——“融E收APP”整体迁移至“厦门银行APP”。
今年6月,招商银行发布相关通告表示,由于业务调整,该行将于2023年7月1日闭市后停止提供“招银汇金APP”服务。
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招银汇金APP”是招商银行自主开发的金融交易APP,是一款集新闻资讯、交易下单为一体的专业交易软件,于2018年6月上线,凡是招商银行的用户或持有其他银行本人名下的借记卡,通过“招银汇金APP”注册账户后,即可开通相应的交易功能。“招银汇金APP”支持用户使用实时交易、委托挂单等多种成交方式,目标价格达到后自动成交。其他特色功能方面,通过“招银汇金APP”的智能解读和历史连连看功能,用户可以了解新闻事件与黄金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除此之外,该平台还面向用户提供了模拟交易功能,不需要真实资金就可以享受真实的交易体验。
在易观分析相关人士看来,此前,银行开发多款手机银行APP是为了不断开启自建场景的步伐,试图摆脱此前互联网平台的某些掣肘,由此培养出大批高质量活跃用户。实际上,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目前,每家银行不同类型的手机银行APP用户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是重合的,很容易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手机银行APP过多,不仅会增加银行自身的运营负担,包括开发、维护等各类成本,同时也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因此,银行对各类APP“做减法”,通过整合主动“瘦身”一定是大势所趋。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