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展区各有特色,让参观者在文博会现场就能体验到各个市的文化氛围。
2.神奇的文物展示,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3.晋中展区,漆器很抢眼。
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我省11市各展其长,非遗表演、文创展示、产业推介、互动交流、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每天精彩文艺演出、实惠的折扣活动、诱人的传统美食以及热闹的赠送活动,让你领略不一样的地域风情、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图为10月21日,文博会上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围观。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我省11市各展其长,非遗表演、文创展示、产业推介、互动交流亮点纷呈、精彩不断。除了每天精彩的文艺演出、实惠的折扣活动、诱人的传统美食以及热闹的赠送活动,11个市的展区也是热闹非凡。山西晚报记者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地域风情、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太原
唐风晋韵底蕴尽显
跟随时光的脚步,翻开历史的画卷,见证唐风晋韵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10月21日,太原展区以“唐风晋韵锦绣太原”为主题,生动展示太原特色文化产品。太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东西两山川容如画,百里汾河碧波荡漾,历史名人灿若星辰,过往的风云岁月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众多珍贵文化资源。
本届文博会太原展区面积为576平方米,共分为7大区域,参展企业近60家,各类展品800余件。展馆入口处的整体设计结合“唐风晋韵锦绣太原”的历史底蕴,以大面积的画卷元素为主体,融入暖色调与自然木质元素,古朴典雅,体现了太原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同时在外部结构上引入太原特色风景装饰,为展厅增色添彩。在展厅天花板加入代表太原的“并”字,由傅山字形演变而来,寓意着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旗帜鲜明地扮演着推动山西发展的重要角色,也象征着城市的团结和发展向前并进。
展馆右侧是五大浮雕放置区域,镂空的设计显得更加飘逸灵动,5个地标性景点分别是晋祠、双塔寺、蒙山、首义门和国民师范纪念馆,集中代表着太原的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
文物文创区汇集了太原市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精美文创作品。整个区域采用白色为主色调,螺旋式画卷的展示形式,增强和塑造了空间感的连续性和流动性,同时螺旋式也代表了变化和生长,正和本届文博会“文化传承”的主题交相呼应。特别是一幅螺旋式上升的剪纸作品,作品内容里寓意着不断提升前进的太原,蒸蒸日上,更加美好。
剩下的佛首展示区、非遗展示区、文化旅游展示区、文化科技区、现代文创区、直播带货区等区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让观众能够沉浸式感受数字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化融合科技,让文化更鲜活也更亲近。
山西晚报记者 胡钰
朔州
塞上绿都吸睛无数
朔州展厅以新颖的整体造型、浓郁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展示产品,在文博会开展3天便吸引了数万名参观者到场。进入展厅,500平方米的展厅宽敞明亮,展厅主色调采用青绿色,辅助色采用白色,突出了朔州作为塞上绿都的主色调。
展厅中心的应县木塔巨型模型,全方位展示了木塔的传承保护现状,让每一位进入展厅的参观者,都领略到了木塔的雄伟壮观,感受到了木塔的价值。不仅如此,展厅还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对应县木塔一至五层场景进行裸眼真3D展示,让人身临其境,成为当日文博会现场的一大亮点。
展厅右侧入口处,长城元素的展示十分吸引人。展示通过一代雄关杀虎口的造型、曲折蜿蜒的长城垛口,展现了朔州源远流长的长城文化。丰富的图片展示,展现了朔州近年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长城1号旅游公路建设,发掘长城文化,推动长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成果,体现了“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看朔州”的定位。
朔州市文旅集团发展规划部张志弘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朔州展厅总体定位是集形象馆、艺术馆、产品馆为一体的城市形象、文化魅力、特色产品的复合型展示场馆。
现场,大家有的咨询关于右玉精神的发展历程,有的在应县木塔巨型仿真模型前拍照打卡,有的体验应县木塔裸眼真3D展示设备,有的欣赏朔州市艺术研究院表演的戏歌《美丽朔州新时代》等文艺节目,有的品评各板块的高清图片和视频,有的品尝可口美味的朔州特产,有的选购玲珑剔透的日用瓷器……展区变“景区”、展品变商品,朔州展厅的形象展示、文旅宣传和展陈展示等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晋城
长平之歌IP出圈
进入晋城展厅,一群孩子摩拳擦掌地排队体验《长平之歌》手柄游戏。山西晚报记者看到,进入《长平之歌》界面,立刻感知到浓厚的中国式山西美学。玩家可以看到极强历史感的上党古城,也能看到呈现草木游牧民族韧性和爽快感的赵国士兵,还有传统中国建筑的珠海翻腾。山西臻秋科技有限公司孙毅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款游戏在角色设计上,根植于山西历史和东方的武术文化,有古代侠客、武将的设计。
据悉,2021年晋城立项长平之歌IP,包括小说、动漫、制品版游戏与影视剧,这是一款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作品,讲诉了公元前258年一段动人故事,其中小说已经签约豆瓣发行并且收获许多好评。游戏制品国内签约腾讯Wegame平台,2024年上市预计销量50万份,实现销售额1.5亿人民币。
晋城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科李俊峰说,山西的文创产品大都停留在手艺人阶段,传承困难。如何传承地方文化是一个更为宏大而深刻的社会化议题。在信息时代,传统手工业者是令人尊敬的文创领域建设者、耕耘者,但也有很多传统手工商品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但是他们的身影贯穿于中国整个文明史之中,沉淀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晋城希望通过更多样、更丰富、更新颖的形式向大众传递传统手艺的价值,尤其是推动当下传统技艺与数字、创意结合。在国家“新文创”核心战略的推动下,将游戏、动漫等数字化内容都深度参与进了这场文化领域的“新实验”。数字文化出圈对扩大山西文化的影响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晋城努力将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和新一代数字技术结合,通过游戏这一形式深度解码山西文化魅力,助力家乡扬名全国。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吕梁
红色“景区”品汾酒
吕梁展厅外,吉祥物文小吕和博小吕频频与游客互动,欢迎进入展厅参观。吕梁不仅有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更有深厚的文化、杰出的英雄。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吕梁展厅以“汾酒故乡、英雄吕梁”为主题,以中国书画卷轴为设计灵感,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移步换景,缓缓展开,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吕梁文化的独特魅力。
入口处右侧,“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电子画卷蜿蜒而下,展示了吕梁作为黄河中游重要节点城市。画卷延伸到地面处,是起伏的吕梁山脉与绵延的黄河之水,二者熠熠生辉。立起的每一根柱子均以数字形式展现了吕梁文化产业的发展成就。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吕梁是最鲜亮的底色。截至目前,吕梁市有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景区7处,红色文化遗址认定413处,其中省级红色文化遗址37处。大屏上轮播的红色经典剧目展示了英雄吕梁的波澜壮阔与不屈不挠、顽强拼搏。“酒都吕梁”板块,集中展示了吕梁悠久的酒文化。在以“汾酒赋”为背景的展台上,一侧是在吕梁出土的有6000多年历史的酒器“小口尖底瓮”(复制品),中间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另一侧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汾酒产品。3件展品串联着清香白酒的过去与现在,记述着吕梁酿酒最早的历史、最高的成就、最好的产品。本区域展墙展台上还展示着清香型白酒吕梁产区“十朵小金花”酒企代表性产品,可谓琳琅满目、灿若繁星,彰显着吕梁坚持“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打造十里酒城、酒都吕梁的卓越成绩。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长治
跟着神话游上党
长治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故称“上党”。长治作为“中国神话之乡”,拥有着厚重而深远的历史文化传说。
进入展厅,游客们能看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草等诸多上古神话的元素,集中展示了长治的厚重历史。精美绝伦的舞蹈《精卫填海》,深刻展示了长治神话的悠久和精神的厚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编钟配民乐乐器演奏《上党古韵》,于悠扬的乐曲声中生动阐释长治文化的绵长、文脉的丰厚。
长治市委宣传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冯志波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长治的神话大多出自《山海经》,希望全省乃至全国人民能够通过展示了解长治的山河壮丽、风光秀美。每场表演大概8分钟,文博会期间每天表演8-10场。作为“中国神话之乡”,长治闻名全国。
此次文博会,长治以“一方山海,行游上党”为主题,紧扣“一部《山海经》,一座神话城”主线布设的长治馆,以新颖的理念、精巧的构思、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展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探寻神话之秘、研考精美古建、感悟红色基因、领略壮丽太行,畅享康养之福。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晋中
国潮国风“活”起来
晋中展厅内,文化传承展示区突出了晋中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顶部晋商精神的篆书文字配合立面古朴的墙面设计,着重展现了平遥推光漆器、晋绣工艺婚服、晋中市博物馆修复文物等展品,展现了晋中文化传承及文物保护的成果。
展厅一侧,一款江山多娇桌屏让观众啧啧称叹。画面采用了传统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三金工艺制作,绘制的山水楼阁风景图,利用三种不同颜色的金,营造出很强的立体感。桌屏整体看起来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画面中楼舍耸立,树木挺拔茂盛,人物悠闲自得,给人一种安逸和谐的感觉。讲解员介绍,“这款桌屏是国礼同款。”而一旁摆放的龙凤呈祥婚庆盒同样精美绝伦。讲解员说,“这款婚庆盒是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雷天勇设计制作,朱红色大漆做底色,绿色、红色绘制龙凤纹样,最后勾勒金线及龙凤的细纹,更显精致细腻。侧面绘制凤凰戏牡丹。配色清新又雅致大气,适合婚嫁收纳。”
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晋中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平遥推光漆器国礼创意设计及制作项目,立足国漆国艺,切入国潮国风,打造国礼国货。目前,国风文化电商平台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90%市场存量有待被挖掘。晋中希望借助文博会的大舞台,通过国风好物进行展示、国风直播互动、国风免费鉴别、国风盲盒抽奖、国风美食派发等形式,打通线上线下互动玩法,为观众带来“逛、玩、购、学”全方位观展体验。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张杨
大同
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悠悠古都,人文荟萃。10月21日,大同展区内人头攒动。大同展厅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主旨,以“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为主题,既赓续大同文脉、勃兴大同文韵,又融聚大同文气、彰显大同文华,集中展示大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近年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览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段,以多媒体科技复原长卷、3D扫描打印、720°全景游览等方式进行展示,融观赏性、融入式、体验感于一体,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厅。在展区内,大同古城、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雁北星火”党史教育展览馆、方特欢乐世界等重点文化项目成果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走在展区内,11个板块的内容映入眼帘:时间轴线上,展现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空间范畴上,展现古城新貌、恒山壮美、长城雄奇、红色印迹;创新视角上,展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取得的新成就。
展览期间,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展区内的游客张女士,“大同展区里最吸引我的是美食品鉴活动和集章活动,感觉自己真正参与到了现场氛围里,我也被大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等文博会结束后,我一定要去大同当地,站在大同的土地上感受大同的魅力。”张女士说。
山西晚报记者 胡钰
忻州
黄河与长城元素相互辉映
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有一个角落传来一声声悠扬的琴声,在“静乐杜威古琴”展台前,琴师龙亚楠正在弹琴,不少观众驻足观看。在她身后,便是忻州展厅。
本届文博会忻州展区占地面积为522平方米,在这里,黄河与长城元素相互辉映,在“长城的风骨、黄河的胸怀”中,整个展厅以“文跻九原博雅秀容”为主题,共设置4个板块进行展示,分别为“文化宝藏自然奇景”“传统技艺创新表达”“匠心传承品鉴经典”“康养忻州自在生活”,向观众充分展示忻州地域的传统文化。
在展区内,主要围绕忻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展示,重点展示忻州境内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自然生态文化、黄河文化以及五台山、忻州古城、雁门关、芦芽山、黄河老牛湾等地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关于忻州市特色工艺美术、民间技艺、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创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忻州市的“文化味儿”也在银器、面塑、炕围画、景泰蓝、扎染、雕刻、静乐古琴、五台山红灯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浮现。
展馆负责人说,这次文博会忻州展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游客对忻州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很感谢这次文博会,让忻州文化能够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欢迎外地游客来到忻州领略当地风土人情。”负责人说。
山西晚报记者 胡钰
临汾
互动体验与科技手段结合呈现精彩画卷
临汾展区以“溯源华夏·最初中国”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爱临汾·赢未来”两大主打品牌,在搭建方式上坚持文化气息与创新展陈相结合,展示内容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亮点特色上做到互动体验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展示的“文明溯源”“魅力临汾”“文旅体验”“直播互动”“临汾优选”“工艺美术”“非遗传承”“文创精品”“美食品鉴”“演艺展示”等10部分内容分设非遗传承、工艺美术、文创展示、临汾优选4个展区,46家文化企业的1700余件文创产品古今辉映、数实结合,呈现出临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精彩画卷。
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聚焦“大作品”引领,先后推出了电影《红光》《翻转的手心》《石兰峰》、图书《平阳记忆系列文化丛书》《尧帝陵》、歌曲《我在临汾爱着你》《何以中国》《青莲》等精品力作,《红光》《山桃花》等电影作品还入选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名录,为此临汾市在展厅中央特设了“精品力作”展示区。
值得一提的是,临汾市组织了100人的霍州威风锣鼓队参加省文博会开幕式表演;省文博会期间还将举办“临汾市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我在临汾爱着你——临汾戏曲绝活”展演、“乡宁民歌”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刘玉林 闫锐鹏
运城
6大展示区讲述华夏文明
来自黄河东畔、中条山下的山西运城,携600余件浓缩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精华的文化产品、精美艺术品及非遗产品汇聚龙城,洒落于河东大地的丰富文化光芒,正在省内外客商眼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届文博会,运城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认真谋划,运城设独立展馆,以“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为主题,以“关公故里好运之城”为设计理念,面积为580平方米,32家优秀企业携600余件文化展品亮相展厅,其中4家文化科技公司、28家文化创意公司。展馆设置主题形象展示区、关公文化主题展示区、池盐主题文化展示区、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展示区、优秀文化企业展示区、直播展示区等6个展示区,通过文字、视频、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近年来运城市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借助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展示交易,充分宣传推广运城各县(市、区)特色文化产品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此次运城展馆的主题形象展示区,以现代风格为主,融入部分运城地标性设计符号,展台顶面吊装半透纱幔,因运城别名凤凰城,造型提取凤凰元素线条、色彩上提取运城盐池的青蓝色,整体风格统一又特色鲜明。由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总高2.88米的关公青铜雕塑,是运城展馆的“镇馆之宝”。
关公文化主题展示区,旨在传承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挖掘关公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共创现代文明。主要展示解州关帝祖庙、关帝家庙精美图片,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照片,运城关公文旅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等。
池盐文化主题展示区,主要展示包含盐湖的形成、盐湖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果展示;近年来运城市建设的池盐博物馆、池盐文化博览园、盬街及河东名人馆、河东成语典故园等大型文旅工程;池盐文化旅游周活动、大型游园沉浸式演出《宋韵·南风歌》等。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展示区,展示近年来运城市扶持创作的系列图书作品;创作的五部舞台剧——《大河之东》《关公颂》《永乐宫纪事》《党的女儿》《版筑魂》。
优秀文化企业展示区,主要展示运城市本次参加展出的32家优秀企业,其中文化科技公司4家,传统文化创意公司28家。值得一看的是,由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纪品盛广告有限公司展示的雕刻制作牌匾对联文创产品第一次亮相文博会,是运城展馆的另一大展示亮点,展现了运城深厚的楹联文化。
直播带货区,通过搭建直播带货平台,宣传推介运城文化企业和推销运城知名文创产品,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宣传推介特色文化产品。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阳泉
“文化+科技”尽现科幻魅力
10月21日,恰逢周六,阳泉展厅内游客络绎不绝。其中,围观人数最多的要数“红色文创和科技类展区”。从装饰物件到展品,科幻感十足。《三体》系列丛书、新石器无人售卖车、“中共创建第一城”系列文创产品,都受到游客青睐。
“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喜欢刘慈欣老师的作品,我很开心。希望阳泉可以打造更多的科幻景观,引领更多人走进‘科幻世界’,感受文学的美妙。”山西新华书店集团阳泉有限公司员工王晨介绍,当天书籍销量达到了100多册,《三体》系列丛书成为“销冠”。
造型呆萌的新石器无人售卖车,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体验。车里摆放着冠山连翘茶、十二生肖香囊等特色产品,喜欢的游客可以直接扫码购买,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未来科技的便捷与魅力。
恒赫台风无人机、恒赫H-6单旋翼无人机、尊特TWS真无线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展区内,来自阳泉的其他科技展品也深受游客喜爱。
当天,“美丽新阳泉奋进新时代”城市形象专场宣传推介演出,也在省文博会综合馆A馆(S1馆)主题展示区主舞台精彩上演。
文艺节目轮番上阵,场上场下欢聚一堂。现场不少观众表示,通过参观此次文博会阳泉展区,对阳泉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有时间一定要到阳泉走一走,看一看。大家纷纷祝愿阳泉越来越好。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魏君桦 刘胜
1.太原展区。
2.朔州展区。
3.晋城展区。
4.吕梁展区。
5.长治展区。
6.晋中展区。
7.大同展区。
8.忻州展区。
9.临汾展区。
10.运城展区。
11.阳泉展区。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寇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