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鱼”是老家的一种食物,以其形似小鱼也,有时也称为“鱼儿”。
能做“鱼鱼”的主要是莜面,尽管荞面、豆面都可以,但最好吃的还是莜面。
“鱼鱼”是莜面的一种平常吃法,除此之外,还有莜面“栳栲栲”。那个做起来比较费事,除非人多,或比较隆重的场合,自家人日常食用,或者人少的时候,多半以“鱼鱼”代之。另外,“栳栲栲”一般正午吃的多,“鱼鱼”则早中晚三餐皆可适用。
“鱼鱼”的做法很简单,将和好的莜面稍微醒一下,然后便可开始加工。先揪一把面团,然后分成若干小型的面球,接着放在两手之中,开始反复搓挤即可。
在老家的做法中,“鱼鱼”有长、短两种。短的是将面球搓几下,两手顺势相互挤压一下,于是一条两头尖、中间大、其形似鱼的面条便产生;长的则是将稍大一点的面团夹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虎口以下部位,尤其是掌心下部用力来回搓,使其成为一根直径半厘米左右的面条。因为是连续发力,所以掌心下的“面条”增加速度很快。一般的主妇一次搓一根,也有的则可以同时搓两根。
搓莜面“鱼鱼”的能力,也是村里评价新媳妇是否手巧的话题之一。如果谁搓的“鱼鱼”又匀又长,而且动作麻利,会在村里被传颂很久。
无论长、短,搓好的“鱼鱼”,就得上笼去蒸,然后蘸上各种调料,尤其是北方的腌酸菜,加点红辣椒,滴上几滴香油,便到了人们大快朵颐的时候。莜面“鱼鱼”的醇厚与瓷实,与香辣腌菜相得益彰,令人的视觉与味觉皆能得到满足。如果再奢侈一点,切点羊肉,添加些土豆丁、西红柿丁,烧成汤汁,则美味指数愈益增加。
不过,短“鱼鱼”的吃法更多,蒸熟之后,还可以再炒,佐以其它肉蔬,制成一道专门的炒菜;加上黄瓜丝丝,进行凉拌,也是一种不错的吃法。当然,出笼之后的短“鱼鱼”,更可以直接浇上荤素卤汁,味道与口感也不错。
除了笼蒸,短“鱼鱼”还可水煮。水开之后,将短“鱼鱼”倒入,加些土豆丁、蔬菜叶,便成一锅汤面,全家老小,连汤带面,舀进碗里,吸溜着、咀嚼着,热气腾腾,有说有笑。这种吃法一般是在早、晚两餐,在老家,中午一般是要吃干饭的。
莜面当然还有很多种吃法,但制作成“鱼鱼”,在我看来,是最有文化味的一种。以前,老家人很少见过鲜鱼,他们就把莜面做成“鱼”,无论长与短,都是一种想象。曾几何时,能吃到莜面,就是村里的小康生活,那种愉快的时光,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