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山西发布

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

临汾打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最后一公里”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张东明)10月26日,山西晚报记者从临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临汾市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
  今年,临汾市民政局按照中央、省、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在两年试点、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改革步伐,制定了《关于将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的通知》,并于今年4月以政府办名义正式下发各县(市、区),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
  临汾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介绍,此次放权改革本着四个目的:一是优化程序。此次改革明确了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公示、确认、备案、资金发放的办理流程,去除了一些地方附加的不必要环节,实现救助确认更高效、救助效率再提高。二是方便群众。权限下放后,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由原来的乡镇(街道)审核、县级确认,变更为由乡镇(街道)一级完成审核确认工作,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三是高效办理。通过简化优化审核确认程序,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核确认工作流程,进一步推动解决低保和特困人员审核确认周期长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和服务效率。四是精准识别。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后,使“谁调查、谁审核、谁确认、谁负责”的权责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审核确认和监督管理职能有效分离,确保精准识别认定、精准动态退出、精准管理服务,让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临汾市将继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监督管理和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打通兜底保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民政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8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6期

  • 第2023-10-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