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刘泽清)深秋时节,地处灵丘县东河南镇蔡家峪村的平型关有机水稻基地迎来了最佳收获期。放眼望去,连片稻田铺展开来,满目金黄,一簇簇稻穗因饱满而弯腰低垂,秋风拂过,稻浪翻滚,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10月31日,山西晚报记者在稻田里看到,两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割稻、脱谷、碎秆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以前种植水稻都是人工收割,这片地20个人连续作业,需要将近一个月才能收割完,费工又费时,现在采用机械化收割,最多3天就能收割完,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大同勇和平型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张根弟说道。
谁能想到,这片“丰收田”在几个月前还只是块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为增加农民粮食产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东河南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于今年引进大同勇和平型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镇蔡家峪村发展有机水稻,通过对村集体荒地河滩进行改造,经过平整土地和精心耕种,昔日“沉睡”已久的土地如今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据平型关有机水稻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基地试种的水稻品种为“稻花香2号”,该品种具有易耕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蔡家峪种植。并且该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可引唐河水灌溉,为全方位科学灌溉,提高农田的排水和防病效果,公司正加快进度在田坎和田边沟修建灌溉渠,目前正在为3条总长1500米的灌溉渠铺设地网,以保证明年能稳产增收。此外,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是该基地尝试种植水稻的第一年,共种植水稻240多亩,虽然受今年干旱气候影响,但总体成效良好,产量预计能达到7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