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11月2日,2023年全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会场上,一组用黄河滩红泥制作的Q版红军战士泥偶排列在一起,让不少参观者直呼“萌态十足”。这是永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坤湾泥塑传承人余振民的作品。目前,余振民的“Q版红军战士泥偶”作为永和县红军小学伴手礼,成为当地红色研学文旅产品。
乾坤湾泥塑是以黄河泥为原料,以多种形态的黄河鹅卵石为工具制作而成。2021年,乾坤湾泥塑入选永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振民是乾坤湾泥塑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振民创作的《红军娃》,一组3个红军战士泥偶,分别以宣宣、言言、播播命名。这组红军娃泥塑圆润饱满,令人见之可亲。“乾坤湾泥塑红军娃,是永和县红军小学的伴手礼,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造型设计接近卡通形象。”余振民说。
乾坤湾泥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黄河滩文化色彩。乾坤湾泥塑,以黄河泥为原料,黄河滩泥泥质细腻,富含胶质,便于成型。余振民是土生土长的永和人,生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于他来说既熟悉又充满情怀。“一捧黄土,一段历史。一把黄土,一个灵魂。”这是母亲告诉的泥塑心诀。余振民说,捏泥人只有捏出“魂”来,泥人才生动。他创作的红军战士泥偶,为手工捏制,平均3天捏制两个。截至目前,他创作的红军战士泥偶已有数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