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直通车

买房后骚扰电话不断 原是个人信息被贩卖

男子将小区业主的信息打包销售获利1000元,目前已被采取法律强制措施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利用曾在小区售楼部从事销售工作的便利条件,男子将小区业主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楼号等信息打包销售获利1000元。11月9日,长治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信息,雷某因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目前已被采取法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您的房子要装修吗”“家电搞促销,您需要吗”……刚买了新房,各种推销电话就不约而至,让人不胜其烦、不堪其扰。日前,沁源县公安局连续接到某小区多名业主举报:自从买房之后,不断接到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
  接报后,网安大队民警迅速展开侦查。经查,2022年3月份,嫌疑人雷某来到该小区售楼部从事销售工作,房子出售后,雷某将业主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楼号等信息登记到公司购房记录中。2022年7月,长治某装饰公司的销售人员李某找到雷某,在利益的驱使下,雷某以1000元的价格将业主的个人信息售卖。装修公司非法购买到业主个人信息后,便安排员工有针对性地向业主推广公司业务。目前,雷某因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采取法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日常生活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是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信息防护以及内部人员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杜绝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广大群众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一旦发现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请及时报警,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8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