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应急管理部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国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暨消防救援纪念章颁发仪式。授予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政治指导员胡晓东“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胡晓东同志作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中此项殊荣的唯一获得者,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太原“火焰蓝”的闪亮风采。
11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近胡晓东,听他讲述19年消防生涯的拼搏故事。
19载消防生涯营救550余人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是消防员们应有的样子,胡晓东正是山西消防队伍中的杰出代表。19载奋斗生涯,他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3800余起,营救被困群众550余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胡晓东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太原市“爱岗敬业好青年”称号。
“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不能只挂在嘴边,要根植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每到危难关头,胡晓东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冲锋在最前面。在2019年临汾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北侧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救援中,他参与了所有“埋压最深、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救援,特别是带着攻坚组冒着3次塌陷潜在危险、悬垂建筑底座坠落“致命隐患”深入“V字形废墟”中,用3个昼夜上演了令人窒息的“生死营救”,在死神眼皮底下救出一对母女。
在2021年援豫抗洪救援战斗中,正在外地培训即将参加结业考试的他中断培训,自费前往集结地,与跨区域增援队伍汇合南下。首站洛阳、再战郑州、三战鹤壁,援豫15天,他头顶烈日、脚踏淤泥,扛沙袋、堵管涌、固堤坝、排积水,徒步装运近一千个沙袋,用最快时间封堵决堤溃坝,把满分试卷答在了受灾老百姓的心中。
多年带队特勤是大家主心骨
“特勤是什么,特勤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胡晓东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用优秀的个人品质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苦心研究实战技巧,让训练更贴近实战、服务实战。
为了提高“攀爬横渡”项目成绩,他每日将操法训练视频慢速播放、反复观看,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将双股螺旋绳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拉大50厘米,同时保持绳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立竿见影解决了高空传送被困者“速度失控”的“老大难”问题。在他的改良下,操作起来“快、准、稳”,成绩提升了10秒,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消防救援队伍连接着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在乡宁救援时,三四家老区人民自发在路边为救援人员搭锅做饭,让他心生感念;在河南救援时,后半夜一位七旬老奶奶给他盖上毯子,这两件事给他的感触最深。他总说,每次执行任务归来,身上很热、心里很暖。
经常照顾老战士却愧对家人
平日里,胡晓东带头捐款捐物,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伤残军属,驻地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殷仕伫、马海元定期会收到他采买的生活必需品,因为行动不便,他就帮忙看病就医、洗漱打扫。有时老人把他叫过去啥也不让干,就说会儿心里话。老人眼睛湿润,经常拉着胡晓东的手,颤巍巍地说:“这是我的娃儿,真是好样的。”
在基层工作19年的胡晓东,在群众眼中是英雄,在战友眼中是楷模,而在家里,他却是见不上面的儿子、记不住孩子班级的爸爸和啥事都指不上的丈夫。女儿出生时妻子早产,当时他在外地代表支队参加业务比武,一时间赶不回来,大事小事都是父母和朋友帮着照料;儿子出生时,等他匆匆赶到医院,孩子已经出生;父母老了,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也不能床前尽孝。“你去吧,家里还有我们呢”,每每提到家人的温情支持,胡晓东总会说:“忠孝难两全,我最对不住的就是家人”。
“我会放下荣誉,轻装上阵。”在获得荣誉后,胡晓东说,他会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好一名基层消防指挥员的本职工作。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