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档案
主角:尧庙逢会图
体态:纵248厘米,横179厘米
出生时间:清
出生地: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
藏宝地:临汾市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初,临汾地区文化部门从襄汾县古城镇杨兰阶老先生手中收购了一批古旧字画,其中一幅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画作引起了文物工作者们的注意。长近两米五、宽约一米八的画作当时表面布满霉斑污渍,左上部残缺,其上康熙三十五年题记清晰可见。经过中国历史博物馆长达半年的修复,这幅清代画作《尧庙逢会图》彻底露出了它的真容。
《尧庙逢会图》,画的是清代临汾尧庙举行庙会时的盛大场面,上百位人物或吃小吃,或者聚观杂耍,或者围绕在小摊点周围,还有骡马贸易,热闹非凡,描绘细致,被称为临汾的《清明上河图》。画作绢本,水墨设色,没有署名,据研究人员推测,作者大概是襄汾一带的民间画师。
这幅画作的主要部分也就是画作中心用来表现尧庙的壮观。画师以传统界画手段,将尧庙建筑布局、形貌、环境等细细绘出,呈现出一个通览无余的俯瞰效果。根据题记,此画创作完成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内容表现的是前一年尚未发生大地震时的庙会情景。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夏四月丁酉,平阳府地震”,康熙皇帝派要员到灾区赈灾,并且将赈灾不力的山西巡抚噶世图罢免。尧庙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震后康熙皇帝敕命重修。由于未见相关碑记留存,这次重修的具体情况不详。然而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在与太平天国的战火中,尧庙又大半化为灰烬。此后逐渐修复,一直到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暂告一段落。
上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等人在山西地区考察古迹。在《山西古迹志》一书中,他记录了位于临汾县城南约4公里的尧庙。书中附有这座“占地达一平方公里,颇为广阔”的庙宇地图,上北下南,主体是由午门、五凤楼、八卦亭、尧殿和寝宫组成的帝尧宫,其东侧是由文命殿和寝宫组成的大禹宫廊院,西侧则是以重华宫为主的帝舜宫廊院。在帝舜宫廊院西侧,是由康熙殿、御书阁和“天子万年”碑碑亭组成的康熙宫廊院。将这幅图与《尧庙逢会图》上所绘制的尧庙布局图相比,几乎一致,说明大地震之后的修复是严格按照之前格局一步步完成的。而在其间,按照乾隆时《临汾县志》的尧庙图,也只能看到仅仅复建起了尧殿、舜殿、禹殿,浚通了尧井,康熙皇帝的御碑亭尚在。
按照水野清一的考证,尧庙最早建在汾水西岸,晋元康(公元291年—公元300年)年间移至汾水东岸,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到了现在位置。元世祖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六月重建尧庙,此后兴毁无常。1998年6月,由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完成《山西省临汾尧庙复原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参照《尧庙逢会图》所描绘的尧庙建筑规模进行规划设计。这也是这幅康熙年间的画作留给后人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未能赶上一年一度的尧庙庙会,水野清一仍然不失记录:
“尧帝庙的庙会,从前清到民国时期一直是在每年的旧历三月十五至四月十五这一个月内举行。在庙会期间,除了山西以外,还汇集了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各省来的许多参拜者。这时该庙宽阔的院子,就成了规模盛大的交换市场,同时还并行各种文娱活动,临汾城内外呈现出一派异常喧闹的景象。尧帝庙会与解县关帝庙会一样,都是在中国数得着的大型庙会。”
尧庙是纪念先祖帝尧的庙宇。尧是黄帝嫡裔陶唐氏部落长,是有史料记载其施政的第一位上古帝王,史称唐尧。担任炎黄联盟首领后,他率众迁至平阳(今山西临汾),设天文官,掌管历象,又命鲧整治洪水,并推选虞舜为继位人。学者指出,尧的言行事迹代表着古典政治无可企及的最高理想,兼之临汾尧庙又是唯一经过元明清历代中央政府认可的最高级的尧的祭祀享殿,因此尧庙在古代社会与曲阜孔庙、解州关帝庙齐名。
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唐代时就确定了祭祀帝尧的日子,同时举办庙会,官府和民间共同庆祝。康熙皇帝巡狩平阳后,“诺示每年三月十八起庙会,会期一月,至四月二十八祭尧。”到时候由地方政府备太牢供品、鼓乐仪仗、旌旗牌匾,各族各地官绅侨民隆重祭祀,唱戏悦神,然后进行农贸产品交易。
明清是城乡庙会最繁荣的时期,各地少则几处,多则十余处,都是定期举行。和一般集市相比,庙会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以拜佛敬神的习俗结合赶会,聚民于寺、庙、道观等场所,促进民间商贸发展;其二是会期长,一般三五天,长则一个多月,例如尧庙庙会。有一个月里举行数次的,如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会,有一年一会者;还有一点,庙会的规模之大、货物之丰盛,非普通集市可比。在不少地方,庙会被称为“大集”。大集之大,骡马牲口交易首当其冲。尧庙庙会在当地也有骡马庙会的说法,其发展历史对今天临汾地区形成北方重要的骡马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
2019年,《临汾晚报》曾报道,当地收藏者段延峰手里保存着一份清末的“尧庙会执照”。据介绍,这份骡马交易执照长21厘米,宽10.5厘米,纸张为麻质,颜色已经发黄,内容呈表格形式。根据采访者张春茂描述,执照左侧表格第一列印有“临汾县正堂,为清查税务事据”,第二列、第三列毛笔书写具体交易情况:“黄寺头村郭向庆,买王姓红色四岁口骡一(头/只),价银肆拾伍两零钱。”最后一列记录交易时间:“光绪十二年三月卅日。”执照右侧为现存一半的官方印章。这份执照和《尧庙逢会图》一起,共同印证了尧庙庙会的历史,成为研究尧庙庙会难得的重要资料。
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