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11月17日上午,山西省2023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晋祠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以“保护古树名木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旨在宣传山西省古树名木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重大意义,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绿色发展有机融合,进一步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保护、爱护、呵护古树名木资源,营造关注、支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视频号对该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带领万名网友云游晋祠,感受晋祠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
早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上,公布了全国“双百”古树推选结果,山西省6株古树、3个古树群入选。活动当天,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康鹏驹宣读了该省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其中临汾市霍州市李曹镇七里峪村古油松、韩壁村古白皮松入选全国“10株最美古松树”;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西欢村古侧柏、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古侧柏入选全国“10株最美古侧柏”;太原市小店区营盘街道狄村街古国槐、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西许村古国槐入选全国“10株最美古槐树”;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稷山板枣古树群、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台怀村镇海寺油松古树群、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卦山风景区交城县卦山侧柏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此外,晋祠博物馆被授予“山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科研示范基地”称号。据了解,该馆现存有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数量达到122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就有29株。这些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各异,见证了晋祠岁月更迭,成为晋祠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太原市文物局、中共晋源区委、晋源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在“手工体验区”,同小朋友一起体验制作永生周柏画,参观学习了晋祠博物馆古树保护复壮技术等,用行动呼吁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