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11月21日,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举办,太原市作为城市代表受邀参加。
万里茶道是联通欧亚大陆、繁荣世界贸易的重要国际商道,绵延1.3万多公里,延续近两个世纪,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蒙俄三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至今仍然发挥着促进国际与地区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媲美“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纪动脉”。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万里茶道保护和申遗国际合作,凝聚中蒙俄联合申遗共识,建立三国沿线城市联合申遗工作机制,推进联合申遗进程。
在开幕式结束后举办的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蒙俄三国专家分别就古迹遗址保护等话题进行交流发言。当天下午,还举办了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其中,中蒙俄三国各派两个城市代表发言,中国的城市代表为太原市和武汉市。
据了解,“万里茶道”源于晋商,兴于晋商。山西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誉,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物遗存繁若星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太原作为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凭借农耕文化与草原文明交接带的独特地理位置,一度时期成为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商业中心,有2237处珍贵的文物遗存。值得一提的是,建于明代的国保单位太原大关帝庙,作为晋商在太原府地区修建的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见证了明清时期晋商关公信仰的繁荣,集晋商文化、关公文化和茶道文化于一体,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实物见证,太原也因此成为“万里茶道”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
在此次论坛上,太原市政协副主席陈晓红代表太原市和“万里茶道”沿线各节点城市发言。她指出,近年来,太原市围绕推进万里茶道遗产的系统保护,以黄河文化纽带,联合湖北、江西等8省(自治区)20余家万里茶道沿线国保单位、高等院校,牵头发起成立了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举办学术研讨会,推出“千古关圣·万里茶道”主题展览,为促进“万里茶道”重焕生机贡献了太原力量。相信此次研讨会、论坛,将搭建起万里茶道沿线经济共促、民心相通、文化互荣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成为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重要加速器。太原愿与所有“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兄弟城市一道,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茶会友、以道为媒,深入挖掘拓展“万里茶道”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共商发展、精诚合作、赓续友谊、砥砺前行。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里茶道是中俄文化交流、商业文明的重要管廊,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论坛让古道与现实碰撞焕发生机活力,把中蒙俄万里茶道走廊打造成一条高质量联通发展之路。太原大关帝庙是万里茶道的遗产提名点之一,万里茶道是晋商和沿线商人共同打造的,我们要发扬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把关公的忠义仁勇结合起来,注入新时代的精神价值。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驰骋商界五百年。我们万里茶道沿线省市文博单位将加强合作、交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进一步研究阐释关公、晋商、万里茶道文化,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次活动为期3天,中蒙俄与会代表还联合发出了《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