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教育

山西晚报联合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普法进校园

构建平安校园环境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校园法治建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共同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11月22日,山西晚报联合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普法进校园,在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校园治安案件的深度剖析和法律引导”专题讲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负责人崔晓磊主讲,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普法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打造秩序井然的校园和谐氛围。学校400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同时,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刘杰副校长为崔晓磊律师颁发了校外法制辅导员证书。
      剖析校园治安案件 引导正确观念
      自信、自负、自傲,朝气蓬勃却又带着强烈叛逆,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正是青少年期间独有的表现。因为认知上的不完全,以及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正之风的侵染,对于处在身心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影响极其巨大。有的同学信奉“哥们义气”,结交酒肉朋友,甚至不惜为这些朋友“两肋插刀”,寻衅滋事,扰乱校园环境;有的同学好胜心强,容不得别人胜过自己;还有的同学自卑心理重,把其他同学的玩笑、调侃,统统当成是侮辱和不敬。尤其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当同学间的矛盾发生时,他们更不懂得以何种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又伴随青少年极易冲动的性格,容易爆发出极端的情绪,继而发生暴力行为,导致殴打他人、打群架的事件发生。
      通过讲解校园较常发生的打架寻衅滋事案例,崔晓磊律师引导同学们逐步了解此类事件的成因、过程、结果,了解校园治安案件会给学校、学生、老师带来怎么样的影响。通过系统学习相关法律,让同学们的认知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对自己的前程和未来有一个更妥善更合理的规划。
      崔律师告诉同学们,“以暴力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麻烦。同时,不要被网络自媒体各种无底线的观点影响,从而失去传统社会道德观。没有了道德这层防线,就距离法律的刀尖越来越近。”
      校园治安案件 有效预防是关键
      面对校园治安案件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如何有效预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崔律师给出几种处理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在遇到或可能预感有治安案件发生前,主动找到老师进行汇报。同时培养学生遇事保持冷静。其次是重建产生矛盾学生之间的互信。如遇打架事件,要消除恶劣影响,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分享打架事件的处置结果,给全体学生警示,以免不良风气在班级中蔓延。“处理此类事件,主要以沟通为主,惩罚为辅助。”他说。
      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刘杰副校长表示,聘请崔律师为校外法制辅导员,长期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专题性的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捋清思路,正确认识法律、了解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他分析道:“虽然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会通过法制课、德育课、主题班会等活动给学生灌输一些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但这些举措远远不够。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困难家庭,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导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和问题,作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法治观念和良好的纪律意识。同时学校也会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从方方面面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5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