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山晚调查

系统数据云端部署 统筹供热全系统

供暖正当时 本报记者走进热力探温度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宋俊峰制作:李浩瑜

  •   天气逐渐变冷,开始供热已经快一个月了,太原热力集团的供热情况运转得怎样呢?11月28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热力集团总调度室和太古供热工程的中继能源站,了解供热保障情况。
      太原热力集团集中供热调度中心,是太原市集中供热调度、客户服务、应急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性供热调度部门,统筹太原市各供热区域的整体调度工作。调度中心建设有符合B级机房标准的云数据中心机房——IDC机房,可以实现系统数据的云端部署。能够对全系统源、网、站、户等信息以及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科学调整,可以说,这里是整个太原集中供热系统的“神经中枢”“最强大脑”。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中继能源站,这里是太古供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单体隔压换热站,两座生产车间共安装90台大型板式换热器、21台大型循环泵和配套高压变频器、16台大型旋流除污器等设备,是太古长输项目向市区一级网输送热量的枢纽,当天中继能源站的出水温度为100℃。太原热力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会实时关注热力站的情况,包括用户的室温参数,对全网进行一个调节,另外应急车辆和物资也准备齐全,一旦有故障发生,会第一时间有效应对。
      “最强大脑”智慧系统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科学调整
      28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热力集团调度中心。这里共有三大部分数据屏幕,滚动显示各种供热信息,五六名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调度中心副主任齐卫雪介绍,其中一个屏幕是新建投运的热源厂运行情况,现在启动了1号和3号锅炉,出水温度为97℃,旁边的太古热网的调度系统,显示的是从古交往太原输热的情况,出水温度在105℃,单系统流量在12000多吨。
      旁边有一个智慧供热信息屏,最上面滚动显示的是各个热源的供热参数,还有24小时和7天的气象预报,最下面显示的是调度实际运行值和计划值,会根据气象情况,提前三天来对电厂热源做供热负荷计划。
      居中还有一个屏幕,上面有太原热力集团的供热数据,显示为在网供热面积为17478万平方米,供热用户为145万,管线总长为1675公里,热力井室7882座,换热站总数为1926座,管线平均年龄为9.6年。上面有各个热源厂的补水曲线图,实时监测各热网补水情况。
      下一个屏幕是整个太原市供热的色块显示图,目前显示的是二次网均温,也就是从热力站出口到家里的供、回温度的平均值。旁边的热源有个分布图,表示每个热源厂的供热百分比,热电联产热源显示为出力4613MW,占比为91%,自有热源出力432MW,占比9%。有一些热源显示为0%,说明还没有启动,如果天气变冷就会及时启动。
      此外,各个换热站、供热分公司的实时数据也在这里显示,而且有实时监控的供热隧道等视频信息,他们会根据这些视频来监控隧道的情况,还有一些无人值守的热力站,通过视频监控来实时监测。
      齐卫雪表示,调度中心内设智慧热网系统将源—网—站—户(即热源厂、管网、热力站、用户)的信息统一显示监测,可以点、线、面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市集中供热的所有数据,“智慧供热”得以实现,EZ系统(对运行参数进行汇聚采集、监控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同时还利用全网平衡系统调控太原市各大热网所辖热力站的生产运行监控和热量输配调节工作,具有调度指挥、热网调控、生产监控、信息显示等全面功能,致力于实现精准调度,高效供热,能源有效利用。
      “所以说,这里就是整个太原市集中供热的最强大脑,用最先进的手段来保障供热。”齐卫雪说,他们与太原市气象局有气象联动机制,在遇到寒潮降温天气之前,气象局会给他们发来气象预警,根据气象情况,提前1天到3天来调节热源情况,如果市民遇到任何供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4158850,竭诚为大家服务,做好大家的供暖服务生。
      在电话中心,接线员们正在忙碌着,可以说每天的电话量不等,多的时候600多个,少的时候100多个。一般来说,太原热力集团每年会提前10天开启试供热工作,为的是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客服电话繁忙的时候,主要出现在供热初期,用户来电集中在管道积气、滤网堵塞等问题上。如果遇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电话,指导用户自行解决的,客服人员会告知市民操作方法,比如如何放气、检查阀门是否开启等。如果用户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客服人员会告知用户,寻求物业或热力站工作人员上门协助解决,比如清洗滤网等。其他用热问题,客服中心会第一时间派单到各个供热分公司进行及时处置。
      据悉,2023—2024采暖季太原市集中供热面积共计达到2.22亿平方米,其中太原热力集团供热面积为2.07亿平方米(城六区1.75亿平方米,外协单位3331万平方米),共有大型热源17处,其中热电联产热源8处,自有大型热源9处。目前集团公司管辖范围内一级网管网长度为1674千米,运行热力站1926座,服务用户约145万户。太原热力构建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智慧供热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壁垒,打造集设计、施工、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最强大脑”。建立负荷预测等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智慧诊断、精准分析调节,实现供热舒适低碳、平稳高效。
      近年来,太原热力坚持以优质稳定供热、努力服务太原市民为目标,加快建设发展,强化供热管理,形成了以热电联产+工业余热为主、大型热源厂为调峰备用、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一城一网、一网多源、多能互补、统筹调度”,辅以大温差输送的供热模式,成为供热领域独具特色的“太原模式”;并在供热规模、调控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中继能源站向市区一级网输送热量的枢纽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热力集团太古供热项目中继能源站二号车间,太原热力集团万柏林分公司高温网管理所所长崔建军带领记者走访这里。
      崔建军介绍,这里是太古长输项目向市区一级网输送热量的枢纽,主要是负责换热,一侧高温水是从古交(兴能电厂)来的,另一侧是从市区热力站返回的一次管网水,他们在这里进行隔压换热,水不接触,只进行热交换。当天返回市区一次管网的水温,在100℃左右。
      崔建军说主要功能包括热网的循环、系统的补水和隔压换热。在第二生产车间的入口处,有一个大型罐状设施,这是补水的设施,主要承担管道中失水,及时补充水进去,保障管网的水充足。再往里面是热网的循环泵,有4台负责高温网循环,有5台负责市区一次管网的循环。其中管道上标着“一次网回水”字样的管道,崔建军表示,这些管道里面是市区一次管网的回水,他们会把这些回水通过隔压换热,再次加热后返回一次管网,再供到各个供热站。
      “说简单点就是,把一次管网的回水再加热一次返回去,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崔建军带领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隔压换热车间,一共有90台大型换热器,三台一组,三组组成一个阵列。这里的换热设备就像一排排的暖气片一样。
      家里的暖气片是把热量从暖气片交换到空气中,这里的设备是通过物理隔绝进行的热交换,热量从高温网过来,通过板式换热器实现交叉换热,热水走一侧,冷水走一侧,这样通过热交换后,水不接触,而得到热量的接触。
      最近天气逐渐降温,崔建军表示,针对此次降温,提前三五天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管网的进口,尤其是电厂的出口情况,热源的要求,前几天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0℃。站内针对极端天气的出现,加大巡视力度,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平稳运行。
      据悉,太古供热项目是古交至太原长输管线集中供热项目,热源为古交兴能电厂既有的一期2台300MW、二期2台600MW及三期2台660MW机组。供热管线自西至东,由兴能电厂开始途经古交市,沿屯兰河、古交市区汾河、古交市滨河北路及边山公路、汾河河谷段、打隧道穿越西山山区至太原市区进入中继能源站,高差180米,通过中继能源站大型板式换热器隔压后,进入太原市供热环网,结合市区的各供热管网及换热站实现供热。是国内第一个成功实施的大温差长距离供热工程,在集中供热领域创造了单体规模最大、回水温度最低、输送距离最远、能耗最低等多项世界领先指标。
      太古项目已连续安全平稳运行7个采暖季,高温网供热面积达7600余万平方米,保障了太原市近1/3的冬季供暖,范围涉及河西全部及河东部分负荷区域,北至北中环、南至晋祠、西至西山脚下、东至体育西路。太古工程有效替代了一电厂热源,经测算每年可节约标煤93.1万吨,节电5700万度,节水2964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798吨,节能环保效益非常显著。
      家里不热该怎么办?热力人员来支招
      影响室内采暖效果的10个原因,地暖上铺设木地板;擅自更改散热器位置或将其包裹遮挡;周边邻居违规更改地暖或加装水龙头、管道泵等设备;阳台与房间中间没有门;供热管网未保温或保温性能差;供热管网漏水或用户私自放水;建筑保温不达标;小区入住率低;管网积气没有及时排放;管道或过滤网堵塞。
      暖气不热的自查方法。如果家里是暖气片,需要检查供回水阀门是否打开;暖气的排气门是否正常;检查过滤网是否堵塞;查看温控阀是否开启。
      如果是地暖,需要检查供回水阀门及分配器、各支线阀门是否打开;将分配器的排气阀打开放气;查温控阀设定是否开启;检查入户过滤网是否堵塞。
      那么该如何对暖气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和保养呢?热力集团表示,停暖后应对阀门进行检查、保养,必要时要进行维修、更换;对暖气片进行满水保养防止腐蚀,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地暖管道应每年清洗一次防止堵塞;产权单位每年要定期对管网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此外,太原热力集团人员还表示,为了保障供热效果,市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放暖气里的水,私自放水会破坏稳定的水力工况,系统产生倒空现象,使空气进入系统形成气阻,导致局部甚至大部分居民散热器出现不热现象。私自放水会还会导致热力站补过多的冷水,影响供热温度。
      其次,不要给家中的散热器加装暖气罩,这样会提高热能耗,这是由于暖气被罩住后热量散发不出来,进而影响房间温度。同时,暖气罩内容易积攒灰尘,滋生病菌,且不易清理,如果出现问题也不容易被发现,维修起来困难。
      发现散热器气堵可以联系专业人员解决,或者市民也可以轻轻松开暖气上方的螺丝,感觉到有丝丝气体喷出,这时候注意慢慢拧动螺丝,直到有水喷出,就可拧紧螺丝。
      如果发现供热后整栋楼不热,首先要看一下总阀门是否开着,正常情况,总阀门都是打开的,但也可能存在有用户错将阀门关闭造成无法供热。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供热立管有气堵才造成暖气不热,如果是这种情况,请及时联系物业公司或产权单位到顶楼做排气,确保热循环的正常运行。
      此外,市民在供热问题有疑问,可以致电4158850。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