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传统媒体中,纸媒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做出尝试和变革最多的一类媒体。近5年来,为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山西晚报从未停止探索,不断突破单一的固态图文,拓展和丰富内容形态及传播方式。
如今,近千场新闻视频直播、数万条视频新闻,我们逐渐有了积淀:从“跨界”短视频,到掌握短视频,再到玩转视频新闻。未来,我们将继续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告别年,也是新生年 在转型重生的道路上突出重围
2018年至2019年,对于一些纸媒而言,是告别年,也是孕育新生的一年。不断有纸媒宣布停刊,另外一些纸媒,则在转型重生的道路上突出重围。山西晚报就是在此大环境下,率先选择投向视频新闻的怀抱,闯出属于纸媒变革的一番天地。
时光回退至2018年9月,山西晚报社摄影部记者马立明自费近2万元,买了一台当时业内最先进的无人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这台大疆御2无人机出现在采访现场进行拍摄时,总能吸引身边大人和孩子们的好奇,围过来问东问西。“在省内媒体中,使用无人机拍摄、采访的,山西晚报社是第一家。”马立明说。
2019年5月,在山西晚报推出的“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中,这架无人机派上了大用场。当无人机在500米的高空盘旋,从全局的“上帝视角”记录采访时,那新鲜感别提多香了。无人机的全局景象,搭配新闻视频直播的全新展现形式,山西晚报首次尝试全新报道模式,创造了纸媒颠覆性改革创新的开局。
山西晚报的直播是全省主流媒体中起步最早的,由此引来爱奇艺、微博等平台主动跟我们接洽,同时给予了很大的流量支持。当时,一场直播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观看量,给纸媒人注入了“强心剂”。我们的春天又来了,纸媒人看到了下一个希望的路口。
大型采访活动结束后,2019年底,山西晚报决定成立视频部。报社从各个采编部门抽调感兴趣、想转型的文字记者,组成了第一支视频团队。报社多名业务骨干集体转战移动互联网平台,快速迁移到正在集中打造的“主战场”——北国视频(现为山河视频)。不懈的努力定然成绩斐然:在人民视频、央视频等央媒平台中,山西晚报成为山西省第一家受邀入驻的媒体;官方视频号迅速在抖音、快手粉丝过百万,成各大媒体、平台在山西邀约入驻的首家媒体。
山西晚报抓住5G时代来临的机遇,积极抢占视频新闻这一风口,对视频新闻板块进行重新布局,开设了短视频、视频等频道,并快速推进全员视频化。
如今,全新的山西晚报App升级版即将上线,未来,我们将以移动传播、视频表达为优先,把以报纸为中心转移到以App为中心,把移动客户端作为山西晚报传播主阵地打造。
新闻视觉化 “山西晚报”火速出圈
随着手机客户端的兴起,山西晚报引发的省内媒体的改革热潮到来,各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视频新闻产品。这给山西晚报带来一轮新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视频新闻中出圈,不断打造爆款新闻,持续为山西发声,成为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这期间,山西晚报官方视频号——山河视频火速出圈。山河视频,取名表里山河,意喻跨越山河尽览山西风华,讲述山西故事,为山西发声。进入视频新闻新元年,山西晚报有了更多视觉化尝试的想法。报社明确提出将新闻视觉化作为其新闻运作的理念,成立了全媒体视觉中心。视频、图片抱团,山西晚报视频业务上的实践更丰富了。
例如,为了更好地报道“两会”,连续两年时间,山西晚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语音生成等技术,推出两位虚拟主播“大山”“大河”,以短视频的形式,让两位主播带全省人民第一时间了解和关注“两会”热点。山西晚报客户端、山西晚报官微视频号、“山河视频”人民视频号、央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今日头条号、腾讯号及山西晚报微博九大平台关注收听。山河视频各平台号同时开设“大山大河报两会”短视频专题,全网点击量数百万。
客户端成为新战场,视频、图片报道推动转型常态化,山西晚报一直在践行新闻视觉化的方向。在省内媒体中,山西晚报的图片策划报道一直是强项。为了加强新闻视觉化展现,山西晚报摄影新闻部对全省所有城市的重点景区、跟踪了20多年拍摄,并不断形成专题报道呈现在读者眼前。目前,山西晚报已经成为视频和文图报道齐头并进的内容生产平台。
山西晚报希望成为全省内乃至国内最好的移动端短视频新闻和图片新闻的生产者,利用自身现有的传播渠道推广,同时“借船出海”,积极与视频领域里的头部平台合作。纸媒以视频报道推动转型已经是一种常态。
无心插柳 “军事1号”累计粉丝超540万
作为山西晚报重要的全媒体矩阵子账号之一,“军事1号”的创建可谓无心插柳。这一IP最初由报社的两名军迷记者创建,之后不断以军事话题、军人故事、国际战场等内容进行创作,吸引了大量粉丝。
截至记者发稿,“军事1号”累计粉丝达543.6万,推送作品5674条,点击量超百亿,点赞数1.2亿,成为全国排名第二的军事类快手账号。粉丝群数次私信留言,想要了解军创产品、体验军旅生活。
为了回馈粉丝,前不久,“军事1号”全媒体团队筹划了“宠粉”直播。山西晚报记者们找货源、找认证、亲测对比,最终将战备应急罐头、手榴弹造型的军创白酒、“解放车”造型白酒、压缩饼干等系列军创产品带入直播间。报社全媒体记者变身“美女主播”,在直播间里与数万粉丝互动,首批直播产品一经上线,众多粉丝“秒购”下单,购物车一度被清空。信得过、有保障、有品牌,还激发着网友们炽热的“军旅情怀”。网友们除了在直播间秒杀购物,还频频与主播记者互动,聊家常、聊军人、聊对军旅的向往。首场直播持续了近5个小时,曝光人数达50.2万人次,观看人数高达5.2万,斩获良好的战绩。
今后,“军事1号”将定期推出关于军事产品、故事、人物等系列内容的直播,对军事话题、军创产品、军旅体验等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下载“快手”或“抖音”App,并搜索“军事1号”点击关注,即可实时参与直播。此外,“军事1号”直播间还将给网友们送上“福袋红包”以及大量军创礼品。
直播、H5、VR集结力量为山西发声
借力直播新闻报道,往往能帮助媒体在当下复杂的新闻舆论场中占据优势。山西晚报也开始不断深入挖掘直播新业务。同时,H5、VR等多元化的新闻报道形式,也成为我们不断尝试的方向。
2023年是山西晚报直播场次最多的一年。今年,山西晚报大型采访活动“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如期展开。尤其是进入11月以来,三路记者深入地市采访直播同开,每场直播又分别在山西晚报客户端、视频号、抖音号;山河视频抖音号、快手号;你好,山西抖音号;“军事1号”快手号;山西云媒体视频号;当地新闻视频号、山阴融媒抖音号等多个平台同步推送。编辑记者出镜、移动直播现场,山西晚报不间断、零时差、现场实时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呈现我省文化新名片盛况。未来,视频直播将继续担当纸媒在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中报道的大任,成为常见报道形式。
山西晚报深知,仅凭一己之力为山西发声远远不够。因此,对上,我们积极寻求与央媒、头部网站平台的合作,借船出海,借势传声;对下,主动联合各县级融媒体中心,集结力量发声,形成上下左右优势互补、抱团融合放大声场的传播格局。截至目前,与山西晚报合作的视频直播单位已达数百家,大家一起约定:讲好山西故事,为山西发声。未来,山西晚报将在“视频”路上继续深耕。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案例
抓住新风口 山西晚报爆款不断
纸媒拍摄的视频内容也时常刷爆网络,山西晚报也是当之无愧的爆款制造机。
2020年3月,山西医疗队援鄂返并,山西晚报医疗线记者从医护人员下飞机、核酸检测、再到运送至隔离酒店,跟踪拍摄的一系列报道刷屏朋友圈。其中,一条题为《泪目忠孝不能两全迎回山西的医疗队员给前来迎接的父亲跪拜》获得无数点赞、转发、评论,读者们无一不为之动容,隔着屏幕洒下泪水。山西晚报在一天中连续发布近30条短视频新闻,并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腾讯、抖音等各大平台转发,成为“现象级”产品。
而此后,破亿产品不断。
2020年6月,山河视频抖音号首个点击量破亿的作品出炉——《2020年山西高考作文题出来啦》。当时,这条视频是全国首家播出高考作文题的新闻,一时间被转载无数,同时经过200多家媒体转载,达到1.2亿阅读量。
在这个唱衰纸媒的时代,这些实践探索将纸媒的影响力大大延伸。山西晚报早已不再是一张纸,而是成为新的平台、新的品牌,让内容通过其他载体进行传播,通过新的形式发挥媒体的职能。不能为片面追求点击量而“失向”,不为刻意迎合受众而“失态”。如果说影响力决定着媒体的生死,那纸媒是不会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