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致未来 山西晚报创刊24周年

永远在一线 做烟火人间的建设者

  •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句话,每一位山西晚报的记者铭刻在心,在这个日新月异生机蓬勃的伟大时代,深耕于脚下的土地,心系奋斗中的人们,发掘出这片土地上动人的故事,用文字、镜头向世界传播山西声音,讲好山西故事。
      听见、看见、记录、帮办、传播,练就生活的慧眼、一双跑不断的腿、一颗火热的心,让山西晚报闪耀正义与良知,弥漫着温暖与感动。
      在重大会议现场或者国际级别高峰论坛,有山西晚报记者聆听提问;在火灾、山洪、矿难重大突发事件、灾难的现场有记者不惧危险、冲向前线;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有记者抽丝剥茧、深入调查、寻求真相;在感动山西、最美社区干部、最美公益人中,有记者跋山涉水,发现美好、书写感动;在一位位贫弱群体面前,有寒冬送暖,助力圆梦……
      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山西晚报全体记者编辑,不畏艰苦,不惧风险,在急救车、在医院、在隔离点、在社区、在大街小巷,和抗疫一线的战士们并肩作战,捕捉采集到一篇篇暖心故事,一个个动人画面。第一时间在山西晚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山河视频等全媒体刊发。随后重磅推出“龙城抗疫一线全景录”特刊。
      感受职业使命的坚守,描绘时代画卷。而今,在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山西晚报大胆探索新路径、尝试新办法、用好新平台,向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目标,在社会公益领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守正创新,深耕优势,内容建设出精品
      内容生产是山西晚报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持续保持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尤其体现在社会报道中。
      山西晚报有着一支优秀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样的优秀,在于伏下身子扑在新闻一线,在于敏锐地看到热点背后的真相,在于公正全面的落点,在于预判可能发生的事态,预警可能发生的舆情,在于在各种预设中,能够找到客观真实权威的声音。
      所以,深度报道兵团作战,一直是山西晚报的优势之一,但是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如何让深度报道做出精品,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内容生产,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反映社会之变,采写上可以解读、调查、预测,配套的专家点评、记者手记,报道事实、整合信息、总结规律,洞察趋势、传递信心,最大限度地整合报社优质资源,做强做精做深内容。
      但是,山西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不仅仅满足于事件本身的及时准确,而是打造深度耐读的精品。
      而就社会新闻报道,做出这样的新闻精品,我们想到的突破方向,一是思想性,一是服务性。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不可能独家的时候,需要的是提前编辑策划引领,或是视角独特,或是思想高深,或是服务妥帖,这样的报道,“有用”是我们愿意听到的评价。
      我们也会努力在以精品内容生产支撑全媒体深度融合中,“大而厚”的报道,穿插“小而美”“简而趣”的图片、视频、海报,在微信、客户端中呈现,希望阅读中,能够为读者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
      重视融合传播 适应并主导新媒体竞争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
      山西晚报重视全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借助新媒体手段,改造传统运作方式,放下过去单向的传播者姿态,采编队伍锻炼打磨,写得了稿子、拍得了视频、上得了直播、做得出海报,这样的多面手越来越多。
      仅仅有进步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山西晚报如何更熟悉擅长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如何更好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网上传播能力,适应并能主导新媒体竞争?
      这样的新型媒体人,是我们努力成长进步的方向。
      另一方面,省内外各媒体自身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其网络传播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说不焦虑是假的。
      我们深知,技术不仅会再造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态,还会促使我们在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和策略上发生改变,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切实地融合发展,媒体与技术企业联手相融,必然能够生发出耀眼的火花。
      这样相融携手,将更多地呈现在山西晚报大型社会公益类的活动中。
      比如连续12年的“感动山西”评选,利用融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短视频的手段,进一步增强影响力。
      延展“新闻+”,转型发展迎难而上
      山西晚报24年走来,集纳获得一大批政务资源、产业资源、文旅资源,朋友圈好友众多,大咖众多,用好这份资源,将山西晚报新闻报道和活动做大做强,对我们的转型发展无疑是难得助力。
      这份资源,因新闻而起,必将反哺于新闻。
      我们将打造新闻+智库服务,整合资源,减少浅碎化的新闻报道,在专业领域蹲点采访,乡野调查,利用朋友圈里的专业大咖,对复杂问题的繁简转化能力、对苗头趋势的预判前瞻、对难点问题提供破解思路,探索传播型智库。
      新闻+权威访谈、圆桌论坛。就大众关注焦点,沟通交流,集中答疑解惑,实时直播,增强互动,与各职能厅局、县区合作,“以媒为媒”,既产出内容,同时为政务传播、民情沟通搭筑桥梁。
      山西晚报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是我们的底气,我们依然会扛起公益的大旗,做新闻+征集。
      比如小荷初绽的“你好,山西”视频号,我们通过“青年创意文化传播作品征集”,让世界各地所有热爱山西的人加入进来,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文化。
      我们会联合更多有志于公益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征集公益项目,让生活更美好,让你我都更有力量。
      还有太多的新闻+,等着我们挖掘、实践。
      怀揣着新闻的梦想,打拼一份光荣事业,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就是迎难而上。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案例1
      “感动山西”传递坚定前行的力量
      2023“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于2010年开启,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12年里,活动共评选出百余位感动人物,他们中既有背起母亲上大学的孝心女孩孟佩杰、“拼命支书”段爱平、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这样的平民英雄,又有航天英雄景海鹏、刘旺,大国工匠乔素凯等行业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集中体现着三晋儿女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目前,“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成为我省最重要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一,成为三晋父老岁末年初不可或缺的精神盛宴。
      作为“感动中国”媒体联盟成员,山西晚报还将这些“感动人物”推荐至“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其中,孟佩杰、段爱平、郭小平先后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此外,最美村官、最美社区干部、最美公益人评选都获得广泛赞誉。
    案例
    2
      “爱心送考生”暖心举动温暖龙城
      山西晚报“爱心送考生”,出租车、网约车免费送考生的爱心举动温暖龙城,2006年至2023年,已经坚持举办了17年。17年来,在爱心人士的努力下,爱心不断汇聚,送考活动一路温暖考生;17年来,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目前,“爱心送考生”活动已经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考生服务联动机制,社会公益性日益彰显,已成为山西晚报的一个品牌活动、山西的一张公益名片。
      助力学子,山西晚报一直在行动,金秋助学等帮助上千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案例
    3
      “圆贫困儿童六一心愿”社会公益活动
      早在2012年,还没有“众筹”、“精准扶贫”这样的新名词的时候,她率先开启,连续开展了七季,每到六一前,为全社会有志扶危济困的企事业单位团队个人搭建公益对接平台,通过民间众筹,实现精准扶贫。
      活动当年社会反响远超预期,随后几年间,主动加入的单位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受助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扩大到忻州、晋中、长治等地。
      在2015年5月19日,活动为忻州静乐县段家寨小学的留守儿童众筹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在山西媒体史上还是第一次。
      此外,倡导和谐社区,构建文明礼善、团结互助、和睦沟通的邻里新风尚,山西晚报邻里节、双胞胎节在太原市六城区上百个社区开展了才艺表演、邻里赛歌、闲物配送、花馍赛、饺子宴、故事会、运动会、邻里郊游、好邻居评选、双胞胎大比拼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们争相报名参加,好评如潮。

    山西晚报记者 赵晋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