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致未来 山西晚报创刊24周年

联动资源 做一体化方案的解决者

  •   “才,能成功,以速为贵。智,能决谋,以疾为奇。”这是北齐文学家刘昼在《刘子·贵速》著作中的名句,才干能够成就事业,以迅速为可贵;智慧能够决策谋略,以敏捷为奇妙。刘昼说得真好,寥寥十六字,道破了速度与智慧,在角逐成功的道路上多么珍贵。抢速度,善思考,莫不是在说媒体吗。
      山西晚报作为全国唯一以省份命名的晚报,纵横新闻行业24载,深耕山西全境资讯领域,传播声音仿佛穿透24年,在抢时效拼速度的履历上成果满满。擅长记录瞬间,爆款无数。
      以前形容报纸文章写得好,好像有个词叫力透纸背,归根结底,离不开一张纸。现在是互联网移动阅读的天下,除了传统阵地的墨香纸张,报纸还可以凭什么与手机掰一掰手腕,应该是更深的专业思考,还有积淀传承下来的那些媒体智慧吧。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是《汉书》的一段金句。是说有智慧的人能够,于混沌中辨别方向,于迷茫中鉴别真理,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借《汉书》金句,成就事业除了把握时机,拼抢速度,更重要的是,预见未来,站在大势发展的那一个正确方向。同样能预见未来的人,是智者,智者会聚一起,叫智库。山西晚报在11市的未来,就愿意做些智库的耕耘。
      智库建设打开山西晚报“新赛道”
      按构想,山西晚报驻地市记者站将依托自身新闻资源服务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讲好地市故事,同时也为山西各地事业推进做出“新闻赋能”,增强“媒体型智库”属性,以媒体为基础,促进智库研究,媒体功能与智库功能互相支撑、互相推进、层层递进。着力发展“媒体、智库、数据、交易”四大核心业务,力争打造山西一流、国内一流的智力机构。加大全媒体时代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让更多知识结构和学术素养过硬的编辑记者加入智库团队,不断提升研究分析能力,以专业素养打造智库精品,提升新闻产品的智库含量,持续提升媒体智库的思想力,实现内脑与外脑的全面赋能,推动传播矩阵走进“智库的春天”。
      区别于社科院的智库机构,也不同于高校智库,更不同于民间智库,山西晚报着力搭建的媒体智库,是根据自身转型、融合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一个高端新型智库。“媒体属性”成为其最大特色,更有利于发挥智库的决策参考作用。
      智库建设为山西晚报二次创业打开发展“新赛道”。首先,智库建设可以发挥政策熟悉、信息快捷、人员通用、资源共享等自身多重优势开展,能够快速整合力量开展与媒体业务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服务。智库建设是既能为国家和地方决策咨询提供新路径,又能为媒体转型创造新的增长点。智库建设本身也有利于推动国内外媒体的合作,是媒体的潜在采访源,其搭建的交流平台可作为现成的传播载体和新的媒体领域,其研究成果可为传播提供第一手素材和线索。
      人才是媒体智库建设的关键。创新体制机制,组建更加灵活多元的人才梯队,以媒体智库的方式深度参与多元社会发展研究。加大外部人才的聘请力度,积极招选社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智库专家、特约研究员、大数据分析师等身份加入智库团队,进一步优化智力资源,为打造有创作速度、理论深度、思想厚度、决策力度的媒体智库成果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效率最优化。
      按设想山西晚报在各地市搭建的媒体智库,按照“锁高端、接地气、显特色、造亮点”的目标,挑选各领域的头部自媒体,作为媒体智库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近十年来,自媒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声力量,这既是时代的特点,也是时代的需求,在建立信息输入的阶段,需要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共同助力。与山西晚报未来合作的自媒体,在某一个细分领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既拥有链接的资源,在各个领域也拥有自己的很多见解,能给一个地方的发展带来观察和建议,这是它们的核心价值。
      山西晚报瞄准建设11市智库联盟平台
      我们智库的朋友圈,可以比想象的更大。
      强化成果转换,才会有效彰显智库效应。山西晚报智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战略和政策研发能力、研究成果汇聚能力,我们希望可以将一些新技术和新模式获得拓展应用和深化产品的机遇。将智慧变现,转化成直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生产力。
      以山西晚报地市新闻为中枢纽带,瞄准建设11市智库联盟平台,实现想象力和创新力互补,强化智库人才的执行力及成果转换,智库借助全媒体传播平台,实现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扩宽公开渠道,有利于智库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为山西晚报地市声音提供更新颖丰富的资讯原材料。
      具体到11市,下一步山西晚报将携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尽快打造精准定位、个性服务的分众智库,试试多元化研究,对不同领域进行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一市一策、一县一品,根据各地自身强势资源,选定重要的研究领域。比如大同、忻州的文旅市场,晋中地区晋商文化和大院经济的IP创新,长治、晋城的地理通衢优质资源,临汾、运城关于古中国历史遗存的放大效应,及前景广阔的果蔬电商由散到聚的布局整合……
      总之,无论关注热点还是前沿议题,筹建11市智库联盟平台,将最大效率地发挥山西晚报覆盖所有11市的全区域媒体优势,通过媒体渠道,聚拢人才,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一个足够综合性的,兼备视野广度和思维深度的智力机构。

    山西晚报记者 刘巍

      案例1
      “阳泉暴雨”视频点击量过亿
      2020年7月16日,阳泉暴雨,山西晚报驻阳泉站站长温丽芳收到当地朋友发的交警雨中现场指挥交通的视频,感觉现场感很强,极具感染力,因此将此视频传回晚报视频部门,当即进行编发,以“阳泉暴雨!交警大喊:不敢往前走了”为题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出,抖音平台点击量、点赞量、评论量迅速增长,成为爆款。最终该视频点击量超过1亿,点赞量185.2万人次,留言5.2万条。该视频在今日头条转发后,也达到26万点赞量,同时在多个平台引爆。
      这个视频之所以成为爆款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发布及时。当时阳泉遭遇突发大暴雨,山西晚报记者在收到现场视频后迅速回传,视频部迅速剪辑发布,流程快。第二,热点把控。面对突发暴雨,交警作为特殊重要职能部门人员,现场指挥交通,本身就是新闻热点。第三,现场感强。交警面对突发雨情并没有退缩,冒雨浸泡在滚滚洪流中指挥交通,言语急切,画面真实感人,容易引发观众共情。
    案例
    2
      运城市“五面红旗”系列宣传报道
      2021年,运城市通过党建示范引领,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开展“五面红旗”示范村和“五面红旗”示范社区创建专项行动。山西晚报驻运城站站长胡增春当年紧贴当地重大主题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在2021年10月国庆节期间,在临猗县五面红旗示范村里寺村,策划并执行了首届金秋菊花节暨五面红旗创建融媒体报道活动。12月份,和运城市媒体服务指导中心合作,以全媒体报道形式,开展了为期10天的运城“五面红旗”系列宣传报道,用现场直播、短视频报道、报纸刊发等多层次、全面展示的方式,对运城该项重点工作予以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媒体搭台,运城形象瞬间品牌化。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