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频道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新创剧目展演”20年来首次大规模亮相省城

这一周,听蒲剧讲“有情有义”河东故事

  • 全体演职人员完美谢幕,他们精彩的演出让观众回味无穷。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   12月2日至7日,刚刚因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在国家大剧院亮相,引发极大关注的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又一次“披挂出征”,带着5部精心打造的作品来到省会太原汇报演出。舞台剧《永乐宫纪事》、红色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新编蒲剧现代戏《红白喜事》、新编蒲剧《西厢记》将在6天的时间里依次亮相,在山西大剧院开启“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新创剧目展演”。这也是20年来运城蒲剧首次如此大规模组团亮相太原。
      蒲剧发源于山西运城,约形成于明嘉靖年间,是传统戏剧类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梆子剧种之一。2006年,蒲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番,由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主办、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承办的展演活动,是初冬时节河东人民向龙城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开幕当晚,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等观看了演出。
      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由于晋南人民生活习性和语言、音调关系,其旋律跳跃幅度大,起调高,大小嗓兼用,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在太原,潜藏大批蒲剧迷,几乎每次有蒲剧演出,都是晋南戏迷的节日。因此,展演开幕之夜,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山西大剧院又一次上演了座无虚席的盛况。
      舞台剧《永乐宫纪事》拉开展演大幕
      2日晚的开幕演出是舞台剧《永乐宫纪事》。永乐宫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山西运城的永乐宫,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享誉华夏、名扬四海。上世纪50年代,为治理黄河,新中国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利工程,而永乐宫正处在该工程的蓄水区。为保护永乐宫这一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党中央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下决心举全国之力,将永乐宫易地整体搬迁保护。
      永乐宫搬迁工程历时10年,先后有600多名文物工作者、美术工作者和全国各地的工匠、民工参与,成功地将占地15公顷的宫殿、数以千计的构件和1000多平方米的精美壁画搬迁到了新址。这项曾被认为神仙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得以胜利完成,堪称世界奇迹。
      舞台剧《永乐宫纪事》用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话剧、歌剧、舞剧、蒲剧的艺术元素,以永乐宫搬迁工程为背景,塑造了以蔡云祥、陆教授、吕爷爷、吕玉珍、三叔、文副省长等为代表的大批文物工作者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鲜活艺术形象,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力更生、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世界文物搬迁史上一大奇迹的艰辛历程。
      蒲剧艺术院从北京看到市场化曙光
      在演出开始前,山西晚报记者在后台独家专访了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说起如何想到在太原举办如此大规模蒲剧艺术展演,他直言道:“今年11月21日,我们的蒲剧《忠义千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市场化运作,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时在北京900张票一票难求,后来就骂声一片,因为只演出了一场。这触动了我们,后来回去,运城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来太原做出一次展演,向省城观众汇报,而且这次我们还是市场化运作,纯粹卖票。”
      “这么做,并不是我们自信,但走市场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普惠到一般百姓。不过到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除了三个包场,《西厢记》《红白喜事》已经售罄,《忠义千秋》因为演出两场,目前还有少量余票。昨天有人拿三万块钱来买《党的女儿》票,我们没有票只好退回去了!还真是一票难求。”王书记满脸欣慰。
      把近年新创的剧目整合到一起来太原集中展示,并不容易。“这样规模的蒲剧展演差不多二十年没有了!如果非要问我们深层的想法,首先是践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想把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到太原来;第二讲是好运城故事,促进文旅融合。除了《党的女儿》是经典歌剧复排之外,其他几部作品都和运城相关,《永乐宫纪事》讲述的是永乐宫搬迁的故事;《忠义千秋》讲述的是关公的故事;《红白喜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当代运城农村移风易俗的故事;《西厢记》更是我们普救寺莺莺塔的故事——总之我们这次的展演是“有情有义”,情是《西厢记》,义是《忠义千秋》。第三,是讲好蒲剧故事,2021年,运城市委市政府把原来的蒲剧团、蒲剧青年团、文工团和艺校合并组成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提供优势资源搞创作,之后就有了《忠义千秋》。”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是2020年12月31日挂牌的,三个团一个学校,打通了教学、艺术研究、创作、演出全环节。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出人、出戏、出精品,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王书记说得笃定。
      后台遇见夫妻档讲述河东故事
      在后台,记者还见到正在化妆、准备上台的“夫妻档”蒲剧名角冯海荣、畅萍,他们俩分别在《永乐宫纪事》和《党的女儿》中出演角色。通过简单的聊天,记者了解到,冯海荣此番在两部作品的演出中受益匪浅。“我唱戏很多年了,之前唱眉户十年,后来又唱蒲剧。我在《永乐宫纪事》中扮演吕爷爷,一个既守旧又创新的老人家,因为是国家级的导演参与,排练一年多对表演提升很大。而在《党的女儿》中,更挑战,出演一个叛徒马家辉。总之一个正派一个反派。我想所有成功的角色,都应有挑战,千篇一律的绝对不是好演员。”
      畅萍在两部剧中的角色,一个是吕氏家族的后人、正派的村支书;另外一个是叛徒马家辉的媳妇。他看着一旁的丈夫笑道:“今天他是我爷爷,明天他是我丈夫。”对于两个跨度很大的角色,她表示:“这两个角色都很丰满,希望能在不同舞台上呈现不同的自己。”
      据了解,《忠义千秋》创作跨度三年,《永乐宫纪事》用了三年,《红白喜事》也用了一年多,最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新创、新编之后起用的全是年轻人,很好地完成了传承。
      一场蒲剧艺术展演,正是一次运城文化宣言。跟所有的人聊到最后,他们都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愿河东文化如同武圣人般,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展演日程:
      2日 19:30 舞台剧《永乐宫纪事》
      3日 19:30 红色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
      4日 19:30 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
      5日 19:30 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
      6日 19:30 新编蒲剧现代戏《红白喜事》
      7日 19:30 新编蒲剧《西厢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