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长期而更有效的竞争

  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究竟如何看待竞争、参与竞争,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接受央媒采访时,专门谈到有关竞争的话题。他说:“竞争是好事,有竞争才有进步,良性的竞争是有利的。我认为,最重要的竞争是和自己竞争。和对手竞争固然重要,但很可能有一天你已经超过对手,那不就没有目标了吗?所以,每一天我们都要成为自己竞争的对象,今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才是一个长期的、更有效的竞争。”
  竞争,即个体或群体之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竞争”一词最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出现,西晋哲学家郭象对此注释说,“并逐曰竞,对辩曰争。”意即角逐、对决就是竞争,通常指与别人争胜。然而,诚如李家超所说,长期的、最重要的、更有效的竞争则是与自己竞争。这是因为,每个人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你连过去的自己都不能竞赢、超越,又怎么能竞赢更加强大的对手?如果你只与别人竞争,一旦超越了别人又该怎样提高自己?唯有与自己竞争,把对外的有形竞争转化为对内的无形竞争,看似不与人争、只与己争,实则达到了竞争的最高境界。
  与自己竞争是长期的竞争。这种长期性甚至是没有止境的。有句俗语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对与自己长期竞争、至死也不停止竞争的生动写照。大多数老年人退休以后,没有了工作和事业上的劳累与压力,但想要自己生活得健康、开心、有意义,仍然需要超越自己,与自己竞争。比如,你学习书法,并想在同龄书法爱好者中不落伍掉队,就应当首先与自己竞争,每天或每段时间都能在章法、结构、线条、排列、气势等方面有所提高和长进。至于那些想要在专业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更应当每天与自己竞争,每段时间都有所突破,每个时期都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只有你自己的专业能力、业绩水平比过去提高了,才能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显示出你的进步发展,这样也就等于赢得了竞争。
  与自己竞争是更有效的竞争。常言道,“人生最大的劲敌就是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哪些优势、长处需要保持和发扬,哪些劣势、短处需要克服和弥补,自己最清楚。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重点的勤学苦练,扬长避短、拔优废劣,才会取得更有效的成果。体育比赛讲究吃透对手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这无疑是一种有效方法。但除了从公开情况下了解对手的训练状态和竞技水平外,往往很难随时随地掌握对手的情况,有时反而会因对手运用“诡道”而做出误判和错断,比赛场上经常出现“冷门”和“黑马”,正是不掌握对手(包括团队)情况的结果。而与自己竞争,可以时时处处掌握自己的一切情况,训练起来也就更靠谱、更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赢过了自己,就有可能赢过对手。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自己比以前更强大。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竞争,都好比用手中之箭去射成功之靶。你没射中,不能怪别人射中了。那些射中靶心的人,平时都在努力锻炼自己的射箭技艺,根本就没心思去管别人在干什么。你与别人在赛场上的竞争,就是你与自己竞争的延续;你与别人竞争输赢的结局,就是你与自己不断竞争的结果。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射击运动员杨倩说:“每一场比赛都是超越自己的比拼,每天的训练都是与自己进行抗衡,超越自己就是心态上的变化。你想通了,今天就可能打得非常顺畅。谁的心态更好,谁就能发挥得更加出色。”华为一直专注于消费者,庶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通过技术创新和关注消费者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上。倘若不专注于自己所持弓箭与成功之靶的聚焦点,却专注于别人会射出什么水平,不输才怪!
  竞争最好的对手,永远是自己。今天最好的对手就是昨天的自己,明天最好的对手就是今天的自己。今天超过了昨天的自己,明天超过了今天的自己,就是在竞争中向着成功的目标一点点接近。哪怕每天只提升百分之零点零一的高度或长度,那也是一种进步,一种赢过自己的竞争成果。

□胡建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