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12月6日晚,现代晋剧《泥火情》在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剧场上演,唱响了“晋韵漾泉·唱响龙城”艺术成果展演周活动的开场戏,阳泉市晋剧院将在这里连续5天为戏迷献上他们近年来创作的看家好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晋剧皇后”王爱爱等亲临现场为晋剧助阵。在12月7日晚的《盂山情》开场前,晋剧名家牛派传人芦变嫦、吕翠香还举行了隆重的收徒仪式。
阳泉市晋剧院创建于1947年,晋剧名家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高文翰、杨步云、冀萍等都曾经荟萃于此。76年来,阳泉几代晋剧人足迹遍布晋、蒙、陕、冀等地,为剧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讲阳泉历史文化,展阳泉艺术魅力”。本次展演周活动由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指导,阳泉市文旅局主办、阳泉市晋剧院承办,共进行5天,每晚在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剧场演出,依次展演《泥火情》《盂山情》、经典折子戏专场、《清明》《铸城》等优秀获奖剧目。
阳泉平定素有“砂器之乡”的美誉,首场演出正是讲述平定砂锅传承发展的晋剧现代戏《泥火情》。开幕演出当晚,剧场内气氛热烈,喝彩声、掌声不断,《泥火情》以平定砂锅的兴衰为载体,以砂锅匠人的命运为线索,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砂锅匠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不忘初心的工匠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2019年,由崔相应、张智导演的现代晋剧《泥火情》,获得第十六届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杏花新剧目奖”。近年来,阳泉市晋剧院顺应时代精神坚守,不断通过戏曲的语汇和表演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使用,深入挖掘阳泉优秀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先后创作了新编历史剧《盂山情》《清明》《泥火情》《铸城》等,这些剧目均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戏剧“杏花奖新剧目奖”。
“晋韵漾泉唱响龙城”,阳泉市晋剧院院长刘卫平表示,此次在太原举办艺术成果展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阳泉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讲好阳泉故事,更是促进艺术交流,全院人员素质提升和认知提高的一次良机!
首演结束后,山西省艺术研究院的编剧杨璐告诉记者,她是5年前看到的首演,如今再看,又多了一番感受。“晋剧《泥火情》选材独特,以非遗演绎非遗,揭示了传统砂锅行业的困境和艰难。无论是剧中的砂锅和手工匠人,还是剧外的戏曲和我们这些从业者,都在直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困境,在艰难中寻求突破。再看《泥火情》,我似乎听到了泥与火淬炼的悲歌,当代观念与传统文化的情歌,以及对平定手艺人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