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淡季不“淡” 三晋“冬日经济”旺

  •   编前语
      时下正值寒冬,虽然气温骤降,省内各地的“冬日经济”依然暖意融融,喧闹不减。山西晚报记者在多市的文化演出场所、乡村产业基地看到了风风火火的喜人场景。

      大同 打造文旅热点吸引更多游客

      北风日紧,冬意渐寒。与日渐走低的气温形成鲜明反差,大同市的文化热点和文旅热度却未见消减。该市正全力落实“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淡季不淡”有关部署,对标一流的大同文旅正打破“休养”“冬藏”的传统思维,全力营造“淡季不淡”的发展新局面,充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大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全新的城市风貌。
      “淡季不淡”惠民演出常态化
      11月17日晚,大同大剧院,大同市大剧院管理中心主任张建英身着盛装,欣然走上舞台,为“曲起平城韵动云中”大同市专业艺术院团精品剧目展演首场演出担纲主持。此次展演备受各界瞩目,艺术工作者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掌声如潮,火热氛围让人深受感染。
      此次展演由大同市文旅局主办,旨在不断做实文化惠民、做强文化品牌、培育文旅IP,延续大同文旅热度,确保“淡季不淡”。展演分4个主题,包括“多彩平城北梆情”“云中神韵咳咳腔”“大剧同歌咏盛世”“晋韵丁腔传平城”,从11月一直延续至次年3月,在每周五、周六开展常态化演出。
      大剧院管理中心为构建和谐安全观演环境,制定展演活动安保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关处置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做好剧目演出保障工作,为观众提供贴心服务,为演出人员提供优质演出环境,保障活动安全、顺利、持续开展,确保每一场演出完美呈现。
      进入12月,本次精品剧目展演已进行了6场演出,每一场都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观众在欣赏高亢激昂唱腔、洒脱大气表演的同时,亦充分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和深沉。几场演出下来,场场观众爆满,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这种常态化演出非常好地烘托了大同冬季文旅的氛围,为大同冬季文旅经济注入了活力。”大同市文旅局党组书记牛志刚表示。
      开展主题研学 激发冬季“动能”
      “通过研学游,让外地学子体会到大同文化内涵的核心,探寻和品读古都大同的世界遗产和千年古建,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大同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历史文脉,每个孩子都收获满满。”周丽娟说。
      11月8日至10日,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110多名学生在老师和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3天的“研学中国古都读行天下大同”主题研学活动。作为活动发起方,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研学旅行部门负责人周丽娟全程参与研学课程设置及组织、服务工作。
      近年来,大同市充分发挥文旅资源富集优势,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研学旅行目的地,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绽放出文化古都的无限魅力。特别是在旅游淡季,“感悟中华文化·奇遇大同”的研学氛围在古都大同日渐浓厚,激发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走进大同的研学热情。
      周丽娟介绍,如今,利用大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大同的党建游学活动也方兴未艾,今年国庆长假后,该中心面向北京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党建游学已接待608人,近期还将接待两批大型党建游学团。
      “冬季研学旅行是研学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们将持续开发一批高品质的研学旅行课程,为大同的冬季研学贡献一份力量。”周丽娟说。
      冬暖大同 擦亮古都文旅品牌
      “我们要持续推进文旅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宣传营销活动,打造文旅IP,确保文旅宣传工作力度不减、热度不降、动作不断,促进大同文化旅游淡季不淡。”李敬斌说。
      作为大同市文旅局宣传交流合作科科长,入冬以来,他仍是忙碌不停,不是在协调对接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户外媒体的宣传,就是陪同网络达人感受大同文旅魅力。而在各大主流媒体以及网络媒体,随时可见关于大同文旅的美文推介以及唯美动人的视频介绍。
      据了解,大同市于11月下旬至2024年3月底,实施“云动天下冬暖大同”宣传营销攻势,坚持创新突破、精准营销理念,着力文化彰显、内容创新,致力挖掘特色与文化共鸣,实现多方联动、新媒体赋能等,进一步提升大同文旅影响力和美誉度。
      这场冬季宣传攻势中,线上包括由全市文旅行业组成的宣传矩阵、由全平台账号组成的新媒体宣传矩阵、由专业媒体资源助力的宣传矩阵,线下通过新媒体营销引流量、造热点,通过邀请网络达人、本土文旅星推官宣发等方式,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开展全国线上营销,发掘更深度、更新颖的优质内容,以更加趣味生动的方式展现,多渠道形成文旅关注点,吸引更多游客来同。
      “我们要趁着大同文旅发展持续火热的势头,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文旅宣传矩阵,进一步形成传播范围广、传播效率高、传播效果好的大宣传局面,在淡季为大同文旅的更加火爆持续蓄势。”李敬斌说。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史涌涛


      长治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民冬日增收

      近日,长治市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北村的草莓进入采摘期,村民刘卫东管理着两个大棚,每天一大早,他就开始忙活,卷帘、通风、除草……
      棚外寒意袭人,棚内温暖如春。走进西流北村的草莓大棚,一颗颗新鲜的草莓在绿叶映衬下,让人垂涎欲滴,村民忙着采摘、打包,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口感好、含糖量高,是西流北村草莓的特色。
      潞城区: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这几天是草莓上市的好时机,不少市民也来到这里,采摘、购买。”村民刘慧凤告诉记者,平时有技术员进行指导,依靠在大棚工作,她实现了家门口挣钱的愿望,既方便照顾家人,收入也增多了。
      去年以来,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设施农业,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投资150万元,建成9个标准化大棚,发展草莓、羊肚菌、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西流北村村委副主任郭向萍介绍,目前,借助9个大棚,带动当地50多户村民就业,村民一天工作8小时,收入50元至60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西流北村立足实际,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休闲康养产业相结合,在发展高粱、花生、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的同时,积极打造涵盖苗木花卉基地、葡萄园种植基地、绿色有机产业基地和休闲养殖园的绿色产业集群,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着力打响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郭向萍说,下一步,村里将持续推动大棚、葡萄园、冷库等产业的发展,引进滴灌等技术,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进入冬季,白菜、土豆等冬储菜纷纷上市,潞州区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积极协调组织货源,开始了今年的冬储菜售卖。冬储菜,就是居民进行储藏用于过冬的蔬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餐桌上蔬菜种类逐渐丰富,人们早已过上了“一年四季吃新鲜菜”的生活,购买冬储菜逐渐成为一种情怀和迎接冬天的仪式。
      走进潞州紫坊农贸市场蔬菜交易区,白菜、大葱、白萝卜等冬储菜销量明显增加,采购商和市民络绎不绝。市场经营户介绍,今年的冬储菜价格相对有所下降,货源比较充足,能够确保市民的消费需求。金威超市太西店的蔬菜专区,许多周边居民也开始了冬储菜的采购。
      武乡县:农旅融合开拓振兴路
      初冬时节,漫步在武乡县丰州镇魏家窑村,天空碧蓝,田园静谧,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庭院民居错落有致,村民游客其乐融融……一幅村美景丰人和的隽美画卷正徐徐展开。革命老区武乡借助农旅融合,开拓振兴发展新路径。
      魏家窑村位于武乡中部,浊漳河南岸,距武乡县城仅4公里。此前,因村里产业单一、人才流失,村民生活较为艰苦。
      面对困难,魏家窑村坚持党建引领,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35亩,围绕田园综合体大做文章,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共享菜园”便是其主打项目之一。“‘共享菜园’里一年四季有活干,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正在田间积肥整地的杜怀英老人笑着说,“我在这里每天能挣65元,很开心、很满足。”
      园区建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通过流转土地、务工两大途径,魏家窑村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4万元,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走进“共享菜园”旁边的大棚采摘园,清脆嫩绿的草莓苗整齐排列。“我这个棚有800多平方米,大约再有两个月就进入采摘期,最多一斤能卖到30元,一年能挣3万多元。”村民赵太阳看着长势喜人的草莓苗高兴地说。
      魏家窑村围绕“小而精、小而特”思路,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采摘经济+庭院经济”,打造了一批特色生态农业项目,实现了农业稳产增产。不远处,侍郎山下投资1200万元的窑洞民宿建设正如火如荼。魏家窑村窑洞民宿依山而建,既符合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又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窑洞民宿工程去年8月开工,现在已接近尾声。”到村工作大学生、魏家窑村委会主任助理赵杰介绍说,窑洞民宿由亲子游套房、标准民宿、会务接待3个板块构成,包括105眼窑洞和74间附属平房,“这可是我们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必要硬件设施。”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魏家窑村统筹乡村振兴的“破与立”,创建“民宿+”模式,整体推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实现现代与传统交融、时尚与历史共舞。
      打造仿古“一条街”、悬挂“家训牌”、进行墙体立面改造、新建污水管网、实现集中供暖……一系列措施提升了魏家窑村的“精气神”,擦亮了农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
      “农旅融合是拓开振兴之路的重要抓手,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魏家窑村党支部书记姚庆水表示,魏家窑村将继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