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预警、霜冻预警、大风预警、寒潮预警、道路结冰预警……12月中旬,我省各地气象部门接连发布从蓝色到红色气象灾害预警,极寒的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尤其对于困难群众影响更大。
与此同时,山西省2023年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火热进行中,625元、1320元、3550元、3700元……一笔笔带着情意和关爱的社会捐款涌进省级民政部门社会捐助接收专户里,成为寒潮中澎湃的暖流。
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总书记的指示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深切牵挂,曾多次指出,“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用真情传递温暖,用责任集结爱心,为困难群众构筑一道温暖的防线,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正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从10月16日开始至今,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晋等100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踊跃捐款。
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级“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承办机构——山西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截至12月28日,已接收捐款1000余万元,其中数额最大的单笔捐款是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助的91.43万元。
这一笔笔带着温度的捐助款,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晋单位等带给困难群众满满的爱,将帮助困难群众缓解生活困难,用于临时性生活救助。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捐赠单位、受助方,听他们讲述捐助中的动人故事。
暖流涌动 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献爱心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是我省坚持多年的一项爱心工程、民心工程。为做好这次捐助工作,山西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对捐赠款项的管理,专人负责、逐项清点、登记造册、专户缴存。
在山西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记者看到厚厚一摞捐赠登记表,在捐赠单位一栏中有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学院、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希望出版社有限公司等1000余家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晋单位等。
捐赠登记表的金额一栏里,有少则几百元、几千元,多则万余元、十余万元、几十万元的捐款数额,各单位人员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其中一个“67533.75元”的捐款数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国有企业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的捐款,为什么捐款金额有零有整呢?记者当即询问“云时代”社会工作部负责人张峰禹,他说:“为真正帮助到困难群体,广大职工一看到通知就踊跃参与,有的专门捐‘吉利数字’,祈愿困难群众生活一切顺利,有的则把微信零钱中的零钱转出,希望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这才使得捐款总数‘有零有整’。”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年,下属共22个子公司,全体职工总人数1.3万人,此次捐款参与人数超过95%。
“每年省里这样的活动我们都会参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下属子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刚成为我们公司的子公司,但这家公司成立于1956年,从创立之初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捐助活动,目前总计捐出50多万元。”张峰禹说。
在“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的活动登记表中,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捐款金额较大,集团29家子公司26312人,共筹集到591266.78元的爱心捐款。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捐赠活动的张文娟说,此次集团倡导踊跃开展捐助活动,29家子公司积极响应,员工纷纷参与社会捐助,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携手助困,形成强大合力。很快,各子公司就募集好捐款并在各个公司内部进行公示,之后统一上交至集团进行统计并再次公示。张文娟说,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支持公益事业,这是作为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作为群团组织的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积极组织“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10月23日我们在单位发出通知,24日上午,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将准备好的现金投到捐款箱中,全体职工踊跃参与,有的几十元,有的几百元,一笔笔饱含关怀之情的捐款被汇集起来。”工作人员刘雨萌说,捐款的时候,也有同事或因外出调研或因出差不在单位,他们人虽不在现场但情系困难群众,委托其他同事代捐,一个上午的时间,累计收到192名干部职工9660元的捐款。
类似捐助中的真情故事还有许多,一份份情意汇聚成奔涌的暖流,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身边有爱、人间有情。
情暖困难群众 社会捐助款解决生活难题
点点滴滴聚沙成塔,分分毫毫积土成山。多年来,“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陆续帮助到数万名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2022年“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筹集到的善款,在2023年已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慈善公益组织、基层民政局等,救助了生活困难的群众。
其中,山西博爱血友病关爱中心、山西子爱公益中心、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3家社会救助组织机构分别收到10万元捐助款,用于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微心愿”实现等方面。
山西博爱血友病关爱中心现有来自全省各地的600余名患者成员,收到“送温暖、献爱心”的10万元社会捐助款后,负责人田燕分给30多名患者用作临时性生活救助。
山西子爱公益中心目前是山西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专注于罕见病宣传、研究及罕见病患者援助、提升罕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非营利性省级公益组织,因大多数罕见病需要终身治疗,罕见病患者家庭面临医疗负担重的问题非常严峻。收到10万元的社会捐助后,负责人冯森涛将其用于点亮全省各地177名罕见病患儿的“微心愿”。
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致力于16岁以上孤独症群体的康复及未来安置问题,负责人段慧星将这笔社会捐款用于孤独症孩子的临时性生活救助,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对家长们进行专业培训。
吕梁市方山县积翠镇孔家庄村、东王村是山西省教育厅的定点帮扶村,在收到拨付的30万元“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款后,省教育厅分别在2022年、2023年年初向两个帮扶村的595户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同时给困难群众每人发放500元救助金。
2023年春节前,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员会的驻村工作队在收到省民政厅拨付的199420元社会捐款后,全部用于购买米面油和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给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阳庄村和兴苑村的两个帮扶村庄的村民切实解决生活困难,另外还给28名困难群众分别送去500元救助金。
温暖贴心 临时救助款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拿到省民政厅拨付的3000元‘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款时,我家孩子正在进行血友病的抗体治疗,花费很大。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市民胡女士说,为预防出血,血友病患者每周都需要用药治疗,在她看来,党和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不仅有临时性生活救助,就连医保的报销比例也是越来越大,给他们这类家庭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除此之外,在山西博爱血友病关爱中心的临汾籍患者也收到了2000元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款。“去年收到这笔钱时,我家孩子也是在进行当时血友病的抗体治疗,花费比较多,家里生活陷入困难。”一名患者的妈妈说,这笔临时救助款让她的心里暖暖的。
在山西枫慧心智障碍关爱中心,27岁的孤独症患者小风(化名)妈妈和另外一位17岁孤独症患者的妈妈告诉记者,经过参加中心的康复训练,他们的孩子现在可以走出家门,生活也越来越规律。“对于我们这样有患病孩子的困难家庭来说,这笔捐款就像及时雨,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山西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承办“送温暖、献爱心”接收捐款的部门负责人李永武介绍说,前段时间的雨雪天气出现持续低温,山西人切实感受到”呵气成冰“的寒冷,即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晋等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转账或冒着风雪寒现场交付捐款,中心工作人员也被千余家单位“情暖三晋、大爱无疆”的义举深深感动。
“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加班加点把捐款的接收统计工作做好,并按要求及时拨付困难群众,确保我省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李永武说,中心自2021年以来,共接收“送温暖、献爱心”捐款近3000万元,依托省直单位乡村振兴工作队、基层民政部门、困难企业、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慈善组织等救助困难家庭约1万户,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为了确保“送温暖、献爱心”捐款定向用于困难群众临时性生活救助,切实帮助我省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做到公开透明,捐款的收支情况将向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审计监督,民政部门还将督促救助款使用单位通过适当方式公示救助款使用情况,通过书面函询、实地走访、随机抽查等方式监督救助款的使用情况,确保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发放到最困难的群众手中。
冰雪难阻送温暖,严寒更需献爱心。就2023年捐助款项拨付工作,省民政厅已经启动,正在抓紧安排中,李永武说,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他们要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