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气温骤降,用电用气增加,给冬季取暖安全带来许多隐患。近日,省安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冬季用煤、用气安全防范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大隐患排查,进一步强化冬季用煤、用气安全防范工作。
厨房不允许住人、管道禁止搭挂杂物、棚户区是隐患排查重点区域……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入户、入村的形式进行隐患排查,支招居民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开展天然气使用大检查
“您好!我们是天然气公司的,过来检查一下您家里的热水器、燃气灶是否安全,是否有漏气现象。”2023年12月30日9时许,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大营盘管理站工作人员来到小店区某小区,开展天然气入户隐患排查大检查。
入户后,工作人员拿着手持检漏仪,仔细检查每户燃气灶的管线是否有漏气现象,有无电线缠绕在管线上,并查看厨房有无住人现象。之后,针对检查情况,工作人员记录安全隐患,拍照上传备案,根据隐患级别下达口头或书面告知书。
“厨房是不允许住人的,你这种情况必须马上整改,或搬离厨房,或停气处理。”接下来的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些用户存在厨房住人现象,及时进行了沟通处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耐心向用户讲解、宣传燃气使用安全知识,详细告知用户通风孔开设的位置及大小、搭挂杂物不仅易造成管道漏气还容易引起火灾、不同气种之间灶具不通用等内容。
“燃气使用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来不得丝毫马虎。”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大营盘管理站副站长吴振奇介绍,连日的检查中,他们发现部分用户燃气使用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用户家中橱柜没有通风孔,有的用户家中燃气管道上搭挂着厨房杂物,有的用户准备的灶具是前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这些都不符合送气规范。
“棚户区、城中村也是此次检查的重点区域。村里大多使用燃气壁挂炉取暖,燃气外管线进入村子后,全部是明线,安全隐患风险较大。”1月1日10时许,吴振奇和同事来到小店区红寺村,对上次检查的情况进行复查。
吴振奇一边检查一边介绍,燃气外管线沿着村民自建房的围墙进入院内,最担心的是管线有无锈蚀、电线有无缠绕等现象。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当天必须检修,确保居民安全。进入冬季以来,像这样类似的检查,他们已重复四五次了。
据了解,进入冬季保供以来,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冬季用气安全,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入户、入村隐患排查大检查。重点排查相关小区、区域燃气安全用气情况,排查出的隐患依据隐患类别分别上报站内及街办、社区,能立即整改的现场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达安全检查告知书,登记用户信息,3-5个工作日进行一次复查;逾期未整改的或拒不整改的,书面通知用户将对该用户进行限购管理。
严冬里,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进入冬季,燃气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天气寒冷,居民家中的窗户紧闭,不利于通风,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怎样避免一氧化碳中毒?采访中,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专业人士总结了最易引发燃气泄漏的几大隐患:烧开水、煲汤时没有人看管,汤水溢出,浇灭火焰;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或失效,燃气未经燃烧,扩散到空气中,在密闭空间(厨房)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空气+燃气);燃气灶离窗户近,使用时火焰小、被风吹灭,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或失效,导致燃气泄漏;燃气灶具、软管、瓶装气体减压阀超期使用、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燃气器具连接气瓶的软管脱落、破裂、老化、老鼠咬破等,瓶装液化气更换后未检测接口处气密性,导致燃气泄漏;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导致燃气泄漏;气瓶超期未检、使用黑气、餐饮场所气瓶未设置“单间”;违规改装燃气管线、施工工艺不佳,燃气管敷设在卫生间、卧室。
隐患一旦发生,居民该咋办?为此,专业人士介绍,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星”才会发生爆炸。可见燃气爆炸要满足两个条件:燃气泄漏达到一定程度,遇到火星。如果发现燃气泄漏,头脑要清醒,行动要跟上。首要任务是避免产生“火星”,能产生火星的情形主要包括直接明火、打电话、按门铃、开灯、开关电器(含排烟机)等。其次就是开窗通风,稀释空气中燃气浓度,这样就能避免二次事故。另外,静电也能引发燃气爆炸。
专业人士还提示:冬季使用天然气取暖时,要时刻关注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检查设备,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锅炉房应当打开窗户,让室外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降低一氧化碳浓度。锅炉房若没有直通室外的窗户,应当加装进气风扇。建议在厨房或使用天然气的房间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方便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现象。居民要提高安全意识,正确、安全使用天然气,为家人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季。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链新闻 太原开展重点场所一氧化碳中毒隐患排查整治
近日,太原市安委办下发通知,对住宿场所、餐饮场所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重点场所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重点场所包括使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器、燃气空调的住宿场所,使用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瓶、木炭的餐饮场所,集中供暖尚未覆盖的学校、城镇社区、民工宿舍、乡镇养老福利机构、居民自建房等场所。特别是使用燃气锅炉取暖的私人民宿和桌面使用燃气、木炭火锅、卡式炉的餐饮等,做到逐户、逐点检查,不漏一户。
太原市要求,餐饮场所必须安装燃气泄露报警装置,倡导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泄露报警装置。各县(市、区)既要做好属地企事业单位使用燃气、燃煤、木炭的防中毒工作,也要做好“煤改气”和使用清洁兰炭用户的防中毒工作。燃气供应企业要密切联系燃气使用单位和个人等终端用户,按照使用情况对不同用户针对性提出安全建议。
此外,使用自制土暖气取暖、燃气燃煤取暖的单位和居民家庭,要定期进行取暖设备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相关 这些场景,都藏有一氧化碳中毒隐患
每年冬季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不少人误以为,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其实,使用汽油、煤油、木炭等含碳燃料,在不充分燃烧时,都可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医生提醒,这些场景都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大家要注意预防意外发生:
取暖、做饭,要开门开窗。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或煤炭取暖、做饭,很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最好开门开窗,让空气形成对流。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间别太长。尤其是有些家庭燃气热水器安装不规范,通风效果不佳,就更要注意预防。
不要在车内空调环境睡觉。开启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觉,也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睡前检查天然气开关。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如果管道漏气或者开关不紧,使煤气大量溢出,也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本报综合
延伸 生活中的隐患,不仅仅只有火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隐患,有些我们可能早已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却可能蕴藏着潜在的危险。
其实,生活中的隐患不仅仅局限于火灾,还包括诸如家用电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安全意识,从细微处着手,避免悲剧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安全的保护下,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家用电器:小心“隐形杀手”
家用电器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比如常见的充电宝,虽然方便携带,但是如果购买的品质不好,可能会存在过充、过放等问题,引发电池的过热甚至爆炸。因此,选择质量可靠的充电宝非常重要,不要为了便宜而忽略了安全性。
另外,电热毯也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冬天的时候,许多人喜欢使用电热毯取暖。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比如长时间叠放或者使用破损的电热毯,可能导致电线老化,引发火灾。因此,使用电热毯时一定要遵循说明书上的安全使用规范,确保电热毯的安全性。
食品安全:小心“口腹之患”
除了火灾,食品安全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气温高时,食品容易变质,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选购食材和食品时,我们要注意检查保质期和外观,确保食品的安全。
此外,在烹饪过程中,如果食物没有煮熟或者保存不当,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所以,我们要保持厨房的卫生,确保食物的熟透和储存条件合适,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交通安全:小心“行车之险”
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在日常出行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超速行驶或者酒后驾车。同时,骑车、步行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走在马路上或者乱穿马路。
尤其是在雨天或者夜间,路面湿滑或者能见度较低,行车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我们要确保车辆的灯光和刹车系统正常,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行驶。
自然灾害:小心“天灾之祸”
除了人为因素,自然灾害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警惕的隐患之一。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都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地震区域,我们要注意建筑物的抗震性,避免住在老旧的建筑物内。
对于台风和洪水,我们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部门的警告信息,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心理健康:小心“精神之忧”
除了外部的安全隐患,心理健康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容易导致人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及时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通过锻炼身体、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