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安全马甲’,采用了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检测到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大二学生侯柯含说。在2023年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全国决赛上,山西大学报送的《安全马甲(Secure Shield)——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保障计划》项目(简称“安全马甲”)荣获全国二等奖。1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山西大学“安全马甲”项目团队时了解到,目前,“安全马甲”项目团队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完善设计。
“安全马甲”项目团队共有8名队员,都是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本科生,大三2人,大二6人。从2023年早春3月团队成立,至11月“安全马甲”项目完成设计,大学生们用时9个多月。“我们的‘安全马甲’,适用对象是视障人群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安全马甲”项目团队负责人、大二学生任杰说,“安全马甲”项目设计方案中,设计了“气囊”,遇到穿戴人摔倒等突发情况,会弹出气囊,防止摔伤。
这群大学生设计的这款“安全马甲”,还有夜间提示系统、落水救助功能。“这些功能虽然适用人群不算广泛,但穿戴者可以按需选择。多一点选择,多一份保障。”“安全马甲”项目团队队员侯柯含说。
由共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于2023年12月17日举办,本届大赛搭建了工业机器人、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等5大赛道,吸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431所高校、1017件作品参赛。
任杰说,最初,他们团队的“安全马甲”项目方案,主要面向的是老年群体,着重于“摔倒后弹出气囊保护穿戴者”的方案设计。后来,团队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全国视障群体达到了1700万,但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只有200只,经过讨论,团队在“安全马甲”项目早期方案基础上,增加了适用于视障人群的功能。
任杰等大学生,首创把超声波测距技术运用于“安全马甲”。“所有可以反射超声波的物体都可以被检测到。和蝙蝠通过超声波知道前方有障碍物是一个原理,安全马甲的超声波检测的范围是1.5m,当遇到障碍物时,会激发报警器发出语音警报‘警报,请绕行’,同时会将老年人的所处的位置和数据发送至紧急联系人的手机上。”侯柯含说。
“非常开心可以看到我们研究的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任杰表示,他们希望进一步完善“安全马甲”项目设计方案,将“安全马甲”制造成本控制在千元以下,同时不影响添加后续功能。目前,“安全马甲”项目团队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开展试验检测。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