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2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据信遭以色列无人机袭击身亡。阿鲁里是谁?为什么会遭袭击?这起事件对目前巴以冲突有何影响?近年来全球都有哪些无人机暗杀事件?
阿鲁里是谁
2日,哈马斯在贝鲁特南郊的一处办公室遭无人机袭击,目标建筑物的两层楼受损。除阿鲁里外,另有5人在袭击中死亡,其中包括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的两名领导人。
阿鲁里现年57岁。他曾遭以色列关押20余年,2010年获释但被迫流亡,近期主要生活在黎巴嫩和卡塔尔。他在2017年被选为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的副手,随后被正式任命为哈马斯“二号人物”,被视作卡桑旅的创建者之一。
以色列指控阿鲁里此前策划了多起针对以色列的袭击,威胁要“清除”他。但一名哈马斯官员表示,巴以去年10月爆发新一轮冲突后,在卡塔尔和埃及的停火斡旋中,阿鲁里也是“谈判核心人物之一”。
为何遇袭身亡
阿鲁里是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名遇袭身亡的哈马斯高级政治领导人。哈马斯指责此次“暗杀”袭击是以色列所为,但以方暂未作回应。
此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不仅誓言要在加沙地带彻底消灭哈马斯,还表示要在全球范围追杀哈马斯关键人物和高层。
一直以来,以色列寻求以“定点清除”的方式暗杀哈马斯及卡桑旅领导人,以削弱哈马斯力量。哈马斯创始人及精神领袖艾哈迈德·亚辛2004年遭以色列暗杀。同年,另一哈马斯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也遭暗杀。
此前,以色列还试图暗杀哈马斯现今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以及流亡在外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
袭击事件有何影响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起袭击事件发生在加沙地带之外,标志着已持续近3个月的加沙冲突进一步升级。
袭击发生后,哈尼亚谴责这是“恐怖行径”。哈马斯方面表示,已通知卡塔尔和埃及等斡旋方,冻结与以色列的“任何谈判”。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誓言报复,强调将继续抵抗以色列占领。伊朗外交部表示,这起袭击将在更广泛地区引发反应。
以色列目前已处于最高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好应对黎巴嫩真主党做出的反应。
此轮加沙冲突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声援哈马斯,其军事组织在黎南部边境地区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军不时还击。此次无人机袭击据信是以色列首次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地区。真主党在一份声明中说,此次袭击“不会没有回应或惩罚”。
黎巴嫩总理米卡提谴责这起袭击事件,并呼吁国际社会“制止以色列的侵略行径”。他说,黎巴嫩将就无人机袭击和以色列“侵犯黎巴嫩主权”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
全球近年来无人机暗杀事件
近年来,使用无人机实施暗杀的事件不时发生。
这其中,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和普遍批评的是美军滥用无人机的恶行。多年来,美国军方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等多个国家以“反恐”为名发动无人机空袭,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伤。
近年来其他一些重大无人机袭击事件还包括:2021年11月,伊拉克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在首都巴格达的住所遭无人机袭击,卡迪米躲过袭击未受到伤害;2020年1月,美军使用无人机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外炸死伊朗高级将领卡西姆·苏莱曼尼。
相关 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高官 拜登政府忙撇清干系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1月2日傍晚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遭无人机袭杀。美国官员说,空袭是以色列所为,且美方事先不知情。
同日,美国国务院公开批评以色列政府两名高官怂恿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地带的言论。以色列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推迟原定1月4日对以色列的访问。
事先“不知情”
以色列政府或军方没有承认或否认暗杀阿鲁里。《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要求内阁成员不得就阿鲁里之死接受媒体采访或发表评论。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空袭由以色列国防军发动。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援引以色列和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方事先不知情,以色列政府在暗杀行动开始后才通知美国政府。
阿鲁里是新一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7日爆发以来死于以军之手的最高级别哈马斯成员。他是哈马斯旗下武装组织“卡桑旅”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在贝鲁特公开活动,多次代表哈马斯接受媒体采访。
以色列先前宣布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中打死多名哈马斯中层成员,包括军事指挥官。阿鲁里之死意味着本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首次在其他国家暗杀哈马斯高层。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大多在黎巴嫩、卡塔尔等国工作生活。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弗洛伦西娅·索托·尼诺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前警告,本轮巴以冲突存在从加沙地带外溢到更大范围的危险,阿鲁里遇害事件证明这一判断。
美联社同样指出,阿鲁里被暗杀标志着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可能出现严重升级,凸显本轮巴以冲突在中东地区引发更大范围冲突的风险。
阿鲁里遭暗杀,正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问以色列之际。美国政府正试图避免冲突外溢,反复警告黎巴嫩真主党及其地区盟友伊朗不要使冲突升级,却没想到以色列在背后来了这么一手。
《以色列时报》《耶路撒冷邮报》1月2日晚均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布林肯已经把对以色列的访问推迟到下周。
批评以官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1月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以色列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和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关于把巴勒斯坦人逐出加沙地带的言论“煽风点火,不负责任”,美国政府不接受这种言论。
声明重申,美国政府“一直明确”主张“加沙地带是,并将继续是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且“哈马斯未来不再控制加沙地带”,不会威胁以色列。
斯莫特里赫和本-格维尔来自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在巴以问题上立场极端。这些极右翼政党的支持是内塔尼亚胡2022年12月能够再次组阁上台的关键因素。
本-格维尔1月1日在其所属犹太力量党一场会议上称,当前局势让以色列有机会“鼓励”加沙地带居民迁往世界其他地方,在加沙地带重建犹太人定居点。斯莫特里赫早些时候同样呼吁犹太定居者重返加沙地带,称以色列应当“鼓励”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离开。
以色列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加沙地带,尽管2005年撤走驻军和犹太人定居点,但一直几乎完全控制加沙地带陆地边界,并在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实际控制权后长期封锁加沙地带。
针对美方批评,本-格维尔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回怼,称“我们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我们首先会做对以色列国最有利的事情”。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本-格维尔的言论曾让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恼火。本-格维尔2023年12月曾扬言,他极其想要“惩罚”所有巴勒斯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