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很多东西都是放坏的

  本人有一双旅游鞋,买了将近10年,却一直闲置在鞋柜,从未穿过。最近出门远游,第一次穿上了这双鞋,可第二天登山时鞋底竟脱落了。无奈之际,只好向山道旁一家小商铺要了一截胶带缠上,勉为其难地回到住地。稍歇后,便找鞋匠修理。鞋匠师傅说:“新鞋子长期不穿,黏合鞋底与鞋帮的胶变得干硬、没有黏性了,所以很容易脱块和掉底。”看我有些困惑不解的样子,师傅又说:“很多东西都是放坏的”。
  哦,很多东西都是放坏的?不错!我忽然想起,家里的那辆车,10年间只开了3万多公里,去年送4S店保养时,店里工作人员说轮胎已经老化,需要更换。我当时大吃一惊:才开了3万多公里,怎么就要换轮胎了?工作人员说:“这跟开多少公里没有多大关系,汽车长期闲置不跑,自然会生出各种毛病和故障来。轮胎的寿命不是由行程长短决定的,基本是由时间长短决定的。时间长了,不跑也会老化。”听了他的话,我联想到,有家汽车运输公司规定,只要有车辆闲置不用,每周必须原地发动一至两次,每月必须短距离出动一至两次。看来,这位老板是深知汽车长期不用会坏的道理的。
  事后,为了求证“很多东西都是放坏的”这一命题,我查阅了不少资料,结果发现,很多东西确实是放坏而不是用坏的。譬如家用电器,长期不用容易坏掉,这是因为:第一,长期闲置会使电器内部受潮,元件、电路板等绝缘性能下降,一旦通电就会将其击穿损坏;第二,元件受潮还导致其电解电容等性能参数下降,电阻增大甚至开路,从而引发故障;第三,电器长期闲置,内部电路由于静电原因,极易凝结水气和灰尘,进而引起电路短路;第四,电动机、压缩机等长时间不用,线圈容易受潮而导致绝缘阻值降低,造成漏电短路;轴承的润滑油容易凝固,造成过载和过流,导致启动困难。
  物如此,人亦然。我有一位老同事、老朋友,他在职时是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很高,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待人处事反应极快,除了特别正规庄重的场合,平常讲话基本不用稿子,即席发挥每每出口成章、精彩之至。去年,退休十年后,我们一帮老朋友聚餐,他欣然出席。可在餐桌上,大家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说话缓慢、反应迟钝,有时面对别人的询问,他张着嘴巴却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后来他自己说,退休后大量时间待在家里闲着,既不活动身子,也不活动脑子,随着时间推移,人变得越来越迟钝。
  我自然想到了自己。本人在职时,脑子还算好用,口才也不差,即席发言时常常赢得同事和部属的喝彩。退休以后,虽然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讲话的机会明显减少了。平常与朋友或家人交谈时,有时想要表达某个观点和意思,竟不能很快想到一句恰当的话、一个合适的词,不能畅快流利地说出想说的话来。这应该既是缺少口头表达能力锻炼的缘故,也是大脑开始萎缩、思维逐渐退化的一个征兆。如不注意,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也会进入与那位领导一样的状态。是啊,人的脑子就像机器,长期不用就会生锈,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不仅影响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妨碍身心健康。据说,那些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多是一些平常不大用脑的人。其实,人的大脑如此,人体的其他器官也同样如此——长期不运动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心肺功能下降、血管钙化、骨骼脆化、关节僵硬等等,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
  看来,大脑需要日日砥砺,否则思想就会生锈;口才需要经常锻炼,否则表达就会笨拙;身体需要不断运动,否则就会生出许多毛病。这也恰好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生智,熟能生巧,动能延寿;脑子越用越聪明,手脚越干越利索,身体越动越健康。反之,如果长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大脑和身体的各种器官机能就会加速退化,从而变得越来越愚钝、越来越笨拙、越来越羸弱。

□胡建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10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8期

  • 第2024-01-05期

  • 第2024-01-04期

  • 第2024-01-03期

  • 第2024-01-02期

  • 第2023-12-29期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