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巴以冲突百日

加沙冲突灾难深重 停火止战迫在眉睫

国际社会如不能推动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中东地区的稳定将受到威胁

  •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以来,至今已持续100天。本轮冲突的持续时间和对抗强度十分罕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民众流离失所。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虽然宣布其军事行动部分转向低强度,但无意尽快结束作战,加沙冲突的外溢效应正不断扩大,已蔓延至黎巴嫩、伊拉克等地。国际社会如不能推动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止战,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都将受到威胁。
      人道灾难严重 以方无意停火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3万人死亡。以色列方面则称,有1300多名以色列人在本轮冲突中死亡,另有约130人仍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扣押。
      冲突爆发之初,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以方军事行动的三大目标,即“摧毁哈马斯、救出所有被扣押人员、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在以色列军事行动中,加沙地带包括住宅、医院、供水系统等在内的大量民用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或摧毁,大批巴勒斯坦民众被迫向南逃离。联合国统计显示,加沙地带已有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其总人口的85%。目前,130多万流离失所者集中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市,而该市此前只有30万居民;在加沙北部,人们严重缺乏粮食、水和其他基本必需品。
      尽管面临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停火止战呼声和压力,但以方无意尽快停战。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称,以方下一阶段作战“将持续更长时间”。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则告诉士兵“整个2024年我们都将在加沙地带作战”。
      加兰特日前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军事行动将从高强度作战转向低强度作战。对此,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菲拉斯·亚吉指出,由于各方对以色列的批评、指责不断加大,以色列因而将其军事行动调整为在加沙地带的特定区域进行。
      以色列媒体认为,以军将在加沙地带北部特定区域开展有限地面行动或空袭,而加沙地带南部的行动将集中在汗尤尼斯地区,那里被认为是哈马斯领导人的藏身处。
      冲突外溢加剧 止战呼声高涨
      本轮巴以冲突的外溢风险近来呈现不断扩大之势。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频频遇袭,美国则对这两国的一些民兵武装实施打击。
      在黎巴嫩南部边境,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交火不断。特别是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2日在黎首都贝鲁特南郊遇袭身亡后,以色列与真主党的交火强度明显升级。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和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哈雷尔·霍雷夫认为,双方甚至有可能爆发正面冲突。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克·弗赖利希认为,如果以色列与真主党爆发全面冲突,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组织有可能加入战局,约旦河西岸的局势也可能失控,届时更广泛的地区冲突将不可避免。
      地区安全局势不稳之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活跃起来,宣称制造了3日在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发生的造成近百人死亡的两起爆炸事件。
      面对这种局势,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国家纷纷呼吁停火止战。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呼吁各方承担起责任,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以免整个中东被拖进“地区战争的熔炉”。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必须实现全面停火并结束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军事打击,以避免地区动荡和冲突扩大。
      美以面临困局 矛盾日益加大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支持率一路走低。不少以色列民众认为,内塔尼亚胡力推司法改革造成混乱,给了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可乘之机。以政府和军方对营救被扣押人员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令民众不满,针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抗议示威时有发生。
      以色列电视12台11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如果马上选举,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只能拿到120个议会席位中的18个,比现有的32个大幅减少;原本占据64席的执政联盟只能获得48席,失去议会多数地位。另一份民调显示,只有15%的以色列民众希望内塔尼亚胡在冲突结束后继续担任总理。
      分析人士认为,支持率低迷让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尽量延长冲突时间,使国家始终处于“战时状态”。
      与此同时,在巴以问题上和此轮冲突中一直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也面临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国家越来越大的压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再次访问中东,主要目的是避免加沙冲突扩大并将美国卷入其中。此行期间,布林肯虽强调防止冲突外溢、斡旋释放被扣押人员、反对将巴勒斯坦民众驱离加沙地带等,但未回应中东国家立即停火的强烈呼声。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指出,布林肯此访纯粹是“战术性的”,目的是安抚中东国家;从战略上看,美国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不变,就不会对以色列施加实质性压力。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巴萨姆·萨勒希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加沙地带停火问题,布林肯此访只是为了防止拜登在竞选连任时因加沙冲突引发的人道危机而丢失选票。
      不过,随着局面的恶化,美以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大。据以媒报道,布林肯此次访问以色列期间,要求以方将扣留的巴勒斯坦代收税款交还巴方,并允许流离失所的加沙北部居民返回家园,但遭到以方拒绝。有分析指出,随着美国进入大选年,出于选情的需要,拜登政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向以色列施压,但内塔尼亚胡不会言听计从,这种矛盾将增加以色列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巴以冲突的走向更加难以预测。

    据新华社

      链新闻
      胡塞武装誓言报复拜登称美国已“私信”伊朗
      据新华社电 美军1月13日继续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目标,胡塞武装誓言猛烈报复。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同一天说,就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船只,美方已“私信”伊朗。
      胡塞武装发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说,针对也门的多次袭击,包括对也门首都萨那一座军事基地的空袭,不会对胡塞武装阻止关联以色列的船只通过红海“构成重大影响”。胡塞武装另一名发言人纳斯鲁勒丁·阿米尔告诉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针对美军新的袭击,胡塞武装将做出“坚定、猛烈和有效回应”。
      美军连续两天对胡塞武装目标进行打击,13日凌晨打击了胡塞武装一处雷达设施。胡塞武装说,美英军队首轮打击造成5名武装人员死亡、6人受伤,“所有美国、英国的利益将成为(胡塞武装)合法打击目标”。
      拜登13日离开白宫前往戴维营之际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提及美国已就胡塞武装在红海水域的频繁袭击与伊朗方面展开非公开沟通。“我们已私下传递消息,并确信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
      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指认伊朗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和情报。不过,迄今没有迹象显示伊朗有意卷入“直接冲突”。
      伊朗政府12日强烈谴责美国和英国对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认为这一做法进一步破坏地区局势稳定。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说,美英“肆意袭击只会加剧本地区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是对阿拉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防止冲突扩大。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3日援引伊朗陆军地面部队指挥官的说法报道,伊朗将在边境部署新的导弹分队和无人机部队。另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民众13日在位于首都德黑兰的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附近示威,抗议美英军队前一天对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
      卡纳尼本月早些时候说,西亚地区的不安全、不稳定和紧张局势源于美国政府对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和安全事务的干预,以及其对以色列无限制和无条件的支持。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近期多次强调,红海局势紧张的根源是巴以冲突外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12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10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8期

    • 第2024-01-05期

    • 第2024-01-04期

    • 第2024-01-03期

    • 第2024-01-02期

    • 第2023-12-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