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传》最早载其名始,曲沃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曲村—天马遗址核心区域晋侯墓地的发现,证明了曲沃即“叔虞封唐之所,三晋发祥之端”。
2000多年前,称雄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就是以此为中心,建立起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辉煌霸业。曲沃人文璀璨、积厚流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与《魏风》有相当篇幅即产生于此;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曾寓居并终老于曲沃,在此完成了他的鸿篇世著《日知录》,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惊天呐喊……近日,“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团专访了曲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康杰。
天府雄风 成语之乡
山西晚报:秦部长,请您介绍一下曲沃。
秦康杰:曲沃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平川县,面积437.9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5镇2乡,114个行政村。
曲沃山川秀美、形胜独具。南绛峰,北桥岳,汾河自北向南蜿蜒而下,浍河、滏河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左据中条之险,右借河汾之固。加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肥水美,物产丰饶,自古便有“天府雄风,三晋重地”之称。这里交通便利,各种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先后荣获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山西晚报:如果您是一位导游,您会为来曲沃的游客朋友重点推荐哪些文旅资源?
秦康杰:曲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全县现有历史文化遗存538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其中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8处,2018年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近年来,我们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从文旅项目建设、城市品牌塑造、基础设施完备、旅游业态完善、A级景区提质、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入手,全力构建以“晋文化”为主线、“六区四园”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功创建国家A级景区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个、“黄河人家”品牌乡村民宿7个,2022年我县被评为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单位。
四张名片 荟萃人文
山西晚报: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曲沃县重点打造了哪些文化名片?
秦康杰:近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四张文旅名片。
一是“三晋之源”。以晋国博物馆为龙头,将晋园、绛园、申园、春秋晋国城等景区串珠成线,再配套形态各异的包含晋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晋文化文旅名片。全县农业精品园区统一冠名“晋之源”,为这一名片增添了一抹绿色。
二是“诗经故里”。《诗经》中的《唐风》与《魏风》中相当的篇幅即产生于此,我们建设了诗经山水、诗经故里景区和诗经博物馆,排演了诗经歌舞表演,特别是曲沃谣、扬之水风靡全县,群众耳熟能详,形成了美景、歌舞、诵读为一体的诗经文化场景。
三是“成语之乡”。曲沃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我们研究撰写了晋文化典故、晋国成语典故新编等专门书籍,建设成语雕塑和成语公园,多次举办成语大赛,和邯郸、开封、淮南等地组建了中国成语联盟城市,大力弘扬成语文化。
四是“红色文化”。曲沃是革命老区,我们依托丰厚的老区资源,建设了石桥堡红色教育基地,推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型场景式党史学习教育新课堂,打造了一系列红色研学产品,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单位前来开展红色教育。
晋都曲沃 焕发新生
山西晚报:在推进文旅融合的发展方面,曲沃有哪些举措呢?
秦康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强化举措、加压奋进,坚持“五聚焦”,做到“五促进”。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促发展。相继编制了《曲沃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曲沃县文化发展规划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等,启动了《曲村—天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文旅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聚焦项目建设,提质扩容促提升。全力实施以晋国博物馆改扩建、晋国博物馆展陈提升、晋国博物馆旅游快速通道、山西省晋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和曲村—天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晋国博物馆综合提升项目,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
三是聚焦文化赋能,传承保护促繁荣。持续开展文化服务进景区活动,为景区带去文化活力;全面铺开“晋及三晋都城遗址”申遗工作,举办了晋国都城遗产的价值与“申遗”研讨会、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纪念活动等,开展晋国早中期都城考古勘探工作,努力蹚出曲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路径。
四是聚焦业态培育,丰富供给促消费。探索“非遗+旅游”“影视+旅游”“文创+旅游”发展模式,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成为景区常态化演艺项目,多部影视剧在春秋晋国城景区开拍,成为景区新的引流爆点,“旅游+”“+旅游”成为多产业发展“增效器”。
五是聚焦品牌塑造,创新模式促宣传。做到全年活动不间断、节庆活动有亮点,特别是2023年国庆期间承办了临汾市晋文化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开幕式、春秋五霸精品文物联展、共植同心树、文创产品博览会、晋文化访谈、成语大赛等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构建全媒体全方位全链条宣传矩阵,“诗经山水·晋都曲沃”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厚重的历史,富饶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曲沃人民崇文、明礼、谦和、包容的性格,游历曲沃,您定会真切感受到这里淳朴、友善、热情、好客的民风。我们诚挚邀约四方宾朋来曲沃做客,领略诗经山水的秀丽风光,品味三晋之源的根祖人文。诗经山水等待您的牵手,晋都曲沃萦系您的回眸,让我们面向未来,共谱华章。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晓娟 刘江
历史沿革
西周穆王年间(约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历成、厉、靖、僖、献五世。
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称“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周釐王四年(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曲沃。
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称继位,史称晋武公。前679年,武公伐晋成功,定都曲沃。
前636年,晋献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定都曲沃,自此拉开晋国称霸150余年的恢宏巨幕。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改绛县为绛邑县,仍属河东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绛邑县为曲沃县,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
1958年11月,撤销曲沃县,划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建制。
1971年8月,划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曲沃县内为10个人民公社,县治迁回曲沃县城。
1984年7月,恢复乡(镇)制。
2001年,全县合并为5镇2乡,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