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频道

112件漳州木偶雕刻亮相晋城博物馆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1月18日上午,“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艺术展”举行开展仪式,来自福建省漳州市的112件木偶雕刻在晋城博物馆亮相。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是水仙花的故乡、中国女排娘家,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公元6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请建漳州获准,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统艺术绚丽多彩,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雕刻艺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福建漳州木偶雕刻作品亮相晋城,也是晋城与漳州第二次联合办展。
  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木偶艺术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漳州木偶雕刻以鲜明的人物性格、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形成了独立的地域特色,且漳州木偶雕刻历来师徒相承,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
  令参观者感兴趣的是,前来晋城参加开展仪式的漳州市博物馆陈展科主任徐翌昕就是漳州木偶头雕刻非遗文化的第八代传承人。当天展出的木偶雕刻作品均出自她爷爷和父亲之手,精彩的作品曾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徐翌昕出生于漳州木偶头雕刻世家。“祖辈的木偶雕刻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历经200多年风雨历程,已成为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文化标签。”据徐翌昕介绍,其祖父徐竹初是家族的第六代传承人,是享誉海内外最具盛名的木偶雕刻大师,是第一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其父徐强是福建省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举办专展。
  此次漳州市博物馆携手晋城市博物馆举办漳州木偶雕刻艺术展,是漳州与晋城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次文物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此次展览由112件展品汇聚成展,展览将持续至4月18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7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5期

  • 第2024-01-12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10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8期

  • 第2024-0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