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临近春节,1月18日,在朔州市平鲁区西易村党群服务中心,498户西易村村民迎来了他们发股红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将用手中红艳艳的股权证和投资证换取村集体企业西易运输车队、西易易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西易村经济合作社的现金分红,以及领取每年的生活费,共计2920万元。
多年来,西易村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村民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和集体企业入股分红权。从1986年开始,西易村就开始为村民发放福利,从一开始的每户两吨炭、白面、大米,到如今的物业费、取暖费和米、面、肉、蛋、奶、水果、超市卡……
从1998年开始,西易村成立了全民参股的股份制运输车队,到目前为止,村民人均在车队入股1.5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起蔬菜大棚,村民人均入股2000元;2022年机械厂股份制改革,村民人均入股5000元,西易村村民变股民,村内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种渠道。西易村村民变股民,村内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种渠道,全体村民没有一家暴发户,也没有一家贫困户,大家共享西易改革发展的红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
现场分红2920万 村民个个笑呵呵
分红现场,总重约336公斤的百元大钞十万为一捆,垒成山的形状。在“钱墙”前是分红发放处,共设为4个区域:车队股红发放处、机械厂股红发放处、合作社股红发放处和生活费发放处。每个发放处前放着100元和50元面值的一捆捆现金及点钞机、账本名单、计算器。
1月18日8时20分许,距离正式分红还有40分钟,村民们便早早拎着小板凳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开始排队。他们一手拿着鲜红的股权证,一手拎着装钱的塑料袋或包。村民们满脸笑容,聊着家常。“机械厂是自愿参股,每股5000元,去年分红10%,每股分红是500元,今年分红涨到15%,每股分红750元。车队每股1.5万,去年分红25%,每股分红3750元,今年涨到40%,每股分红就有6000元。合作社蔬菜大棚股份每股2000元,今年按30%分红,每股分红600元,想想就高兴。”一位村民说,除此之外,村民以年龄为标准领取生活费,60岁以下的村民,每人每年2500元,60岁每人每年3000元,60岁以上老人实行阶梯生活补助制度,每长10岁增加1000元。全部参股的话,每个人至少能领到9850元。
分红开始,村民们个个喜气洋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对账、签字确认、领取分红款等流程井然有序,现场的工作人员忙着核对信息,确保每户村民都能准确无误地领取到属于他们的分红金额。暗红色的桌布、正红的背景板,还有拿到手里的百元大钞,现场热闹的一切都象征着西易村新的一年必将红红火火。这样透明公开的分红大会,增强了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更让大家对未来收益充满了期待。
有的村民每拿到一笔钱在手背上画一笔;有的村民则在小本本上提前算好了将要分到的金额,现场核对着;有的村民把分红款紧紧地搂在怀里……但无一例外的是,村民们一言一语间,交谈着村民股份制带来的好处。入股分红,不仅增加了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生活质量,更增强了归属感。
63岁的邸梅手里攥着红彤彤的钞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全家5口人共领到了52000元,她拿到的仅仅是车队股红和生活费。“合作社和机械厂是自愿入股,当时家里经济紧张,没有参股,现在想想还有点儿后悔呢。不过现在分到的钱也足够生活,特别高兴。”邸梅笑着说。
64岁的苗忠和56岁的刘花夫妇一大早就来了,今年他们总共分到了71500元。“今年我们家在车队的分红有42000元,合作社的分红有4200元,机械厂分红有4500元,生活费领了20800元。”苗忠说,2023年村里新增了加油站和加气站项目,每人入股1万元,他们全家都参了股,明年的分红估计会更多。这都要感谢村集体,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在村民们分红的2920万元中,车队分红2050万,机械厂分红为484万,合作社是54万,村民的生活费则为332万。
3家企业创收益 村民集体变股东
朔州市平鲁区西易运输车队在1998年成立之初,由村民共同集资500万元组建,每股股金为3000元钱。为适应发展、扩大车队规模,村民们分别在2009年、2013年和2021年多次集资增股,股金分别涨至7000元、1万元和1.5万元。现在的运输车队共有197辆车。
这次车队为村民们发放的2050万元新年大礼包,发放比例为村民入股的40%,较上一年增长了15%。提及创收的渠道,西易党委委员、运输车队总经理苗振华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加大了运输量,提高了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优化了运营模式,实现创收。
据了解,村民股份制车队从成立到现在,每年为村民分红,至今已连续26年从不间断,累计为村民分红4亿多元,成为西易村民干部的“摇钱树”。
同样实现创收的还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起的蔬菜大棚。这项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的项目,也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出了一份力。合作社2021年成立,2023年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一次分红,分红比例为村民入股的30%。
合作社共有蔬菜大棚5个,主要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其中三个大棚种西红柿,一个大棚种黄瓜,还有一个则种草莓。走近一瞧,番茄素面抹嫣红,一垄垄绿色的枝叶正沐浴着暖湿气流,长势喜人,颗颗西红柿果实饱满,色泽鲜艳;黄瓜大棚一进门就能闻到扑鼻清香,藤条间点缀着朵朵小黄花,黄瓜形状各不同,但都青翠欲滴,排列整齐;草莓还在生长过程中,仔细看,不少草莓已冒出尖尖,藏在簇簇绿叶下吸收着温暖的气流,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果肉。
之所以种植反季节蔬果,西易村蔬菜大棚负责人苗滋金介绍说,是由于蔬菜大棚利用的是村里的闲置土地,这些土地大多不平整,是沟沟壑壑填起来的。反季节种植的话,等到开春的时候,就有时间对大棚进行一些维修,例如因土质松软,不断浇水而引起的下陷问题。
蔬菜水果在大棚里奋力生长着,合作社集体经济也在节节高升。苗滋金说:“现有的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蔬果,2023年起建高标准温室大棚,还准备建分装车间及冷库,用于储存蔬菜。等到临近春节时,还会在大棚里种上香瓜,争取最大程度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
有运输有种植,还得有技术,机械厂就弥补了这份空白。山西朔州西易易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村里的三个煤矿及两家洗煤厂进行液压支架和洗选设备维修,2020年建成,2022年转为股份制,村民们自愿入股,每股5000元,当年分红10%,2023年分红则涨至15%。
在没有机械厂之前,村里的三矿两厂损坏的液压支架设备需送往外地进行维修,质量不能保证,时间长,成本也高。“以设备中的液压油缸为例,之前,损坏的液压油缸会直接报废,再买新的需要2万元,但如今我们机械厂修好则只需1万元。”机械厂厂长高洪福说,降低成本的同时,机械厂的技术还可以让液压油缸“修旧如初,甚至胜初”,他们的技术可以把液压油缸里边的钛钢换成不锈钢,增加了耐磨性,还防腐,液压油钢的使用寿命会延长,甚至比新的还要耐用。
除了成本的降低外,机械厂还不断开拓市场,为周边更多企业提供维修实现创收,而且维修技术也在不断精进。“我们经常外聘专家进行培训,培养自己的业务骨干,不断创新维修技术,为推动乡村振兴聚力赋能。”高洪福说。
产业发展变成了“看得见”的收益,集体经济变成了“摸得着”的红利。分红大会点燃了村民心里对未来的信心与期盼,也为村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添加了一把火、按下了加速键。运输车队、蔬菜大棚、机械维修,西易村正走在一条“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富民兴村路上。“这份分红让我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分红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感谢党和政府,集体经济效益好,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们争着抢着述说着集体经济股份制带来的益处。
这一天,西易村的阳光格外温暖。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通讯员 宋旭 刘继东 张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