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西晚报记者在西易村采访,尽管是隆冬时节,村里时尚而又美丽,人人笑逐颜开,一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景象。
抚今追昔,西易村从苗滋种、苗寨,到现在的苗杰,从最初的支部书记到现在的党委书记,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做出了属于西易村最正确的选择。他们牢记初心与使命,使西易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论记者遇到哪位村民,都能听到他们在感谢着苗滋种、苗寨和苗杰三任村书记的辛勤付出,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村有今天,全是因为有三任好书记”……
西易村是如何从贫穷变小康?西易村的共同富裕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山西晚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三任书记践行初心使命 带领村办企业发展壮大
原西易村党支部书记苗滋种,先后担任西易村党支部书记时间长达35年。他让西易村“站起来”,播下了共同富裕的“种子”。
原西易村党委书记、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寨,他让西易村“富起来”,建成了共同富裕的“寨子”。
西易村党委书记、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苗杰,他让西易村“强起来”,立志实现西易人“脑袋”和“口袋”全面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前,西易村人口众多,土地却贫瘠,唯一可以增加收入的村办煤矿还负债经营,全村人苦苦在贫困线上挣扎。1986年,时任乡办崔家岭煤矿矿长、54岁的苗滋种受乡党委委派,再次回村挑起西易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同时兼任西易村村办煤矿矿长。其实早在1962年,苗滋种满怀激情曾担任西易村党支部书记,并在1967年带领社员实施精耕细作,使全村粮食产量增加5万公斤,整修出180亩“海绵式”梯田。第二次当村书记,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
苗滋种回村后,以个人名义借款20万元,偿还了煤矿的债务,并付欠薪、添设备,恢复生产,硬是让煤矿“起死回生”。当年村集体第一次有了盈利,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
盘活煤矿后,年近花甲的苗滋种深知,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要革新技术、完善管理、大胆起用年轻人,因此聘用了时任乡办潘家窑煤矿技术副矿长、高级工程师苗寨。苗寨懂技术,有文化,又是本村人,非常匹配当下西易村技改的迫切需求,但技改费时费力,投资甚至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同时还影响本来的产量,村里人一时也心里没底。苗寨顶着压力,完成了煤矿的串车提升改造为双道串车提升,一场技术革命掀起了西易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量达20多万吨,是原来的8倍。事实证明,苗寨为西易村集体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苗寨的远见卓识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也让苗滋种安心退居了二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煤炭价格降至低谷。1998年,西易村抓住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上马和平鲁区煤矿体制改革大好机遇,争得了煤炭包销业务,建成了西易新井煤矿,扩大了企业规模,凭借更强的经营管理能力、高效的产能,乘上了时代加速发展的快车,赶上了煤炭价格走势上扬的“黄金十年”。
进入2013年,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作为煤炭主导的西易能源集团在兼并重组煤矿、升级改造、资源价款三重压力下陷入了经济危机的困境之地,面临生死存亡局面。关键时刻,时任副总的苗杰力排众议,勇挑重担,义无反顾接过了这个接力棒。
为应对危机,苗杰外跑市场,内抓管理,对管理层进行大幅降薪,最困难时降了70%。但怎么保证煤矿工人的工资呢?管理层以集体担保、个人借贷,保证工人工资、村民福利、企业运转。
“这是把个人的全部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苗杰说,即便是这样,管理层都没有怨言,大家拧成一股绳,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渺茫的希望中,对不停上门的债主们笑脸相迎,对焦虑的乡亲们暖心安慰。从苗杰那几年身上破了抓、抓了又破的神经性皮炎留下的疤痕,能窥探出当年西易村决策班子的煎熬境况,一道道疤痕的背后,都是当年西易村抱成一团,把手搭在一起相信“人定胜天”的小小缩影。
寒冬后必迎暖春,2016年下半年,煤炭价格上涨,西易集团得以浴火重生,到2020年,西易村的贷款外债已基本还清。
谋求能源转型 发展绿色农牧产业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如今的西易集团已建立了产洗运销、采煤机械加工维修一体化的产业闭环,但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横空出世,西易村煤矿面临的不仅是改革。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西易村急需扶持其他支柱产业,以应对必然的能源转型趋势。苗杰说,推动煤炭产业链延长,并谋求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为此,集团新成立了风能电力有限公司,在平鲁刘家窑村建成9.8万千瓦风电清洁能源项目,2020年底已并网发电;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新购加油、加气站,新建光伏、充电项目和易辰城市中心综合体;新开工建设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开创新局面。
除此之外,苗杰表示,他们还在发展绿色农牧产业上下苦工,先期投资1600万元引进新西兰荷斯坦奶牛,在平鲁北坪村建成了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为建立田园综合体试水探路。2021年,在工业园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绿色蔬菜种植采摘基地,2023年又投资500多万元建设智能化现代设施农业大棚、豆腐坊和粉坊。“我们计划将生产的鲜奶、酸奶、西红柿、黄瓜以及将来生产的豆腐和土豆粉等绿色农产品,一部分为村民职工发放福利,一部分推向市场。”苗杰说。
三任村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有一任的时代责任,一任有一任的使命担当。苗杰告诉记者,前两任书记从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从不求荣华富贵,只为给村民创造实实在在的幸福。在前两任书记的影响下,他也同样廉洁自律,始终秉持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应对困难问题的方法一直在变,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初心却始终未改。
福利涉及方方面面 村民住进了小别墅
改善居住环境,往往是大刀阔斧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的第一步。早在2001年,苗寨为村民谋福利,由企业出资、村民自费40%便住进了160平方米的别墅,整村搬进了城里,住上了欧式别墅,过上了市民的生活。
一排排整齐的小二楼,正是西易人聚居的“易苑小区”。“真是想都没想过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住着小别墅,每年还能拿分红,这日子越来越好了。”正在晨练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不完集体经济带来的益处。
2019年,村党委为防止村民职工因病致贫、大病返贫,出台村民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在国家医疗保险范围内的未报销部分,依据村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给予报销。此外,凡西易村村民以及企业的副职干部、招聘二本大学生,每月都有定量的米、面、肉、蛋、超市卡等福利待遇;60周岁以上老人,村里每两年组织一次免费体检;满70周岁以上老人和公司职工发放生日蛋糕,逢年过节还发放海鲜、牛肉、食用油、月饼、酸奶、各种水果等……
从挣扎于贫困线,到整村搬迁至小二楼;从仅靠煤矿谋生,到产业多维度延伸;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到慷慨为村民分红……西易村三任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在大起大落的煤炭价格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里,蹚出了一条符合村情又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新路。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通讯员 宋旭 刘继东 张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