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山西发布

设置“电子围栏”、深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

太原去年共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6496台次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1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3年,太原市深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太原,非道路移动机械分布点多、面广、线长,登记在册的共28490辆。其中,工程机械23504辆、农用机械4986辆。据专家研究测算,一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污量相当于50辆至80辆一般机动车的排污量总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
  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暴露出的问题,太原市建立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投入144万元用于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防伪环保登记标识牌更新工作;投入3万元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工作。
  目前,原有的背胶材质环保登记号码标识牌,更新为金属材质防伪标识牌。为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太原市要求主管行业范围内各类施工工地和企业作业场所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使用已编码登记、悬挂环保标牌和安装GPS定位装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同时要求施工作业现场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台账,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管理制度。
  太原市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创新设置“电子围栏”。即给每一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装上GPS系统,同时在“太原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设立环境敏感区。凡是非道路移动机械一旦进入环境敏感区域进行作业,监管平台立刻就报警,就会通知当地环保执法人员去现场查处,责令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接受处理。
  通过“太原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设置的“电子围栏”和公众举报模块,2023年,太原市共通报违反重污染天气调度令要求违规作业的非道路移动机械270台,实现了精准快速处置。
  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集中停放地、维修地、使用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共检查施工工地2948家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6496台次,监督检测485台,清场问题机械18台,为持续改善太原环境空气质量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4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22期

  • 第2024-01-19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7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5期

  • 第2024-01-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