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机关党建·深度

山西银行:精耕细作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 山西银行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履职评价及廉政谈话,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红线”和行为“底线”。

  • 山西银行捐赠农机仪式在岢岚县三井镇神堂坪村举行。

  •   “每逢佳节倍思‘清’”“好运廉廉”“拒收红包”“严守底线”……打开微信表情专辑,搜索“小心和小廉”,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做出与清廉文化相关的各种表情跃然眼前,看起来生动活泼又不失严谨,这是山西银行太原分行打造的“心廉太行”廉政文化品牌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如今,这款包含了32个“心廉”系列微信动态的表情包,早已成为山西银行员工在工作群交流的专属表情包,并将清廉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个人。
      “心廉太行”正是山西银行打造廉洁文化的缩影。作为山西省属金融企业,山西银行自2021年4月28日成立以来,始终将全面建设清廉国企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推进,其清廉建设工作已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耕细作的“实景图”。
      党建引领 强化内控合规建设
      “党委担负着清廉建设的第一责任,种好山西银行这片‘责任田’,我们首先加强学习教育,涵养土壤,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形成健康发展的墒情。”山西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计亮如是说。
      山西银行正是于改革化险中浴火重生的,自成立之初,便深刻吸取合并的原5家地方城商行党建缺失的深刻教训,真正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明确管党治党责任,以新银行新机制新发展的全新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
      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外,该行充分发挥省属国企党建优势,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各环节,推动“党建入章”,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制定各级党委党建主体责任清单、“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聚焦“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建立重大事项第一时间请示报告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加强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及时提醒和扼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全行创新建立党支部战斗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模范指数党建管理考核模式,以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两手抓”,将清正廉洁的风气传导给基层每一名员工。
      在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任凯看来,“必须以清风正气重塑经营基因,坚决把一切经营活动晒在阳光下、置于规矩中,守护好金融发展生态的‘绿水青山’。”
      建设清廉国企,必须将制度建设作为主线,构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山西银行在“四会一层”的基础上,成立22个专业委员会;累计出台592项制度,建立健全集体决策、请示报告、廉洁从业“十严格”和行使权力“三条禁令”“说情打招呼”等一系列制度,在重点领域推行廉洁自律告知书,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内外部监督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同时,构建风控严密、审慎合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合银行业务监管部门多、专业性强的行业特点,建立纪检、巡察、审计“三方联动”,强化对落实党委决策部署、三重一大、信贷审批、集中采购等重点环节的监督,通过开展“内控合规管理提升”年专项活动,制定廉洁入制度、行长讲内控合规、合规专项检查等方式,打造了“合规、风控、法务、内审”有效贯通监督体系。
      严选干部 打出廉政教育“组合拳”
      “要有‘好收成’,‘选苗’是关键。山西银行严把选拔干部的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事氛围。只有精选良种,培育秧苗,悉心呵护,才能确保茁壮成长。”专职党委副书记赵富介绍。
      因此,山西银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全员担当作为,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人才强行战略,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考察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特别是对进一步任用的干部,严格落实“凡提四必”。
      在该行的“揭榜挂帅制”下,各分行分别制定方案,通过末位淘汰、按期考核等方式,有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改革进程。同时,山西银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定考核指标,优化考核办法。目前,该行为181名领导干部建立廉洁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监督、采购、财务、授信等问题专项监督,强化山西银行内设纪检机构监督职能,提高精准监督执纪能力,并定期开展清廉动态研判,精准实施政治画像,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于不担当、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以及审批环节中的官僚主义、汇报材料里的形式主义等新问题新动向,山西银行持续打出明察暗访、部门联动的“组合拳”,努力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有力护航山西银行廉洁高效发展。
      为了加强干部员工教育,每年开年,山西银行总分行党委书记会带头讲好廉洁开年第一课;严格落实新入职员工和干部任前廉洁谈话;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同时定期开展廉洁培训,运用“内训+外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全行开展廉洁教育、案防评估等专题培训,并明确容错纠错尺度,以激励管理人员担当作为。
      文化支撑 解锁山银“廉洁密码”
      推进清廉国企建设,需要廉洁文化的滋养和支撑,这是山西银行的“廉洁密码”。
      为此,山西银行提出“山青为美银廉为好”的清廉金融文化主题,寓意打造如绿水青山般的政治生态。同时,构建组织领廉、制度束廉、教育倡廉、培训育廉、读书养廉、典型引廉、业务融廉、督查保廉的“八廉引领”工作格局,不断推动清廉山银理念“入眼,入耳,入心,入行”。
      在这样的廉洁文化氛围中,山西银行太原分行打造的“心廉太行”这一特色文化品牌脱颖而出。在山西银行太原分行的办公楼内,一条约90米长的廉政文化长廊让人耳目一新。这条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政治生态”为主题的长廊,共包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山青为美、银廉为好”“心至廉、行至远”和“清风和韵、初心守廉”四大板块,用一条条廉政文化理念、一幅幅廉政教育漫画和一个个违规违纪案例,向到访者传递清风正气。
      山西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东阳介绍,打造廉政文化长廊,助推清廉山银建设,是构建“心廉太行”廉政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为了用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清正廉洁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山西银行太原分行除了制作卡通形象代言人外,还设计制作了4张“廉洁桌面”和16张清廉主题海报,并策划开展清廉家书、清廉春联及清廉主题灯谜等多项特色活动,实现了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潜移默化之中在一线阵地营造起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如今,廉洁文化在山西银行早已深入人心。除了打造“心廉太行”品牌文化体系,山西银行还与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签约成立廉政教育基地。同时,打造“山银夜校”,将清廉文化与业务培训相结合,2023年,该行举办“清廉讲堂”“空中课堂”“合规知识竞赛”各类清廉主题活动130余场,员工制作书法、绘画、剪纸、表情包等各类清廉作品80余件,各级纪检部门撰写各类清廉理论文章24篇……这种廉洁文化也被真实地传递到该行的银行网点服务中,从而助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公信力。
      依靠不断完善的廉洁文化体系和制度,在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山西银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清廉之路,走出了加强“清廉国企”建设成果落地生效之路,亦走出了通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秒懂党务
       各地区党组织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时为确认党员身份,多会要求对党员档案进行查核。有的党组织会重点审核档案中的入党志愿书,确保发展党员流程符合规范;有的党组织则会要求审核全部党员档案,在查核发展程序的同时,确保转入党员档案的完整性。针对不同年代入党的党员,进行组织关系转接时,一般需要审查哪些材料呢?
       在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党员的档案材料是有不同的要求的,经查阅相关资料,对于党员档案相关资料的要求,一般参照三个阶段的要求,第一个阶段是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入党需要的相关资料;第二个阶段是在1990年9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党员档案的要求;第三个阶段是在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在明确了大致阶段后,根据当时的规定进一步获知该阶段的发展党员档案材料情况。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要求建议分为四类:
      Ⅰ类档案:1956年8月前入党或年龄超过60周岁党员的档案
      此类党员档案时间较久,且此时期各地所印制的《入党志愿书》也是有不同式样,审核此类党员档案时一般以审核《入党志愿书》为主;如党员档案丢失或者党员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的,只要党员组织关系没有中断过且能够核实认定其党员身份的,可不再硬性要求补办相关档案材料,只需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存档即可。
      Ⅱ类:1956年9月至1990年8月期间入党党员的档案
      此时期的党员档案一般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有不同年份印制的版本);在审核此时期的党员档案时,应注意如党员是在部队入党的,材料中可能没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属于正常情况。
      Ⅲ类:1990年9月至2014年5月28日期间入党党员的档案
      此时期的党员档案一般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的材料等。
      Ⅳ类:2014年5月28日以后入党党员的档案
      此时期的档案比较完整,党员档案中除包含发展党员材料外,还包括奖惩材料和其他材料,但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时主要以审查以下材料为主,分别是: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政治审查(函调)原始材料和政治审查结论性材料、发展对象短期集中培训材料及培训结论、《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转正申请书等材料。
      对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中只有组织关系介绍信,没有《入党志愿书》等入党材料的党员,转入地方或单位党组织必须认真进行甄别。缺少党员档案材料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说明或补办。无法认定其党员身份的,由调入单位党组织提出意见,报县或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批准,不予承认其党员资格。若其原单位党组织出具证明(需由县或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审核),证实其党员身份的,现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连同原单位党组织的有关证明材料,一并存入本人档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3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6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4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22期

    • 第2024-01-19期

    • 第2024-01-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