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本报记者直击开学首日,不少小学打破以往传统开学模式

仪式感拉满 花式开启新学期

  • 太原市光明小学的孩子们用舞狮的方式迎接新学期第一天。 山西晚报记者寇宁摄

  •   又是一年开学季,不觉已是雨水时。2月26日,太原市开学报到日,不少学校打破以往的传统开学模式,举行了仪式感满满的开学典礼、多姿多彩的开学第一课,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龙腾虎跃的新学期。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
      带着花灯提前扮靓校园

      元宵佳节,新学期如约而至。在太原市,许多学校别出心裁地举办了花灯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孩子们手持自制花灯返校,校园里弥漫着喜庆的氛围。这些花灯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节日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2月23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的孩子们踏着皑皑白雪,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花灯,走进了久违的校园。雪花落在花灯上,增添了一份浪漫,孩子们相互追逐着、嬉笑着。操场上,精心设计的太空主题花灯充满了科技感;将动漫形象与花灯巧妙结合的创意作品,更是吸引了小观众们纷纷前来“打卡”……整个校园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
      在春节假期里,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巧妙地利用饮料罐、彩纸、红包、纸箱等废旧材料,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通过折、串、贴、缠、扎等多种手法,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花灯。他们还将美好的祝福写在花灯上,描绘出了内心的情感,烘托了节日的气氛。
      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学校此次以花灯为载体的节庆活动,旨在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和谐共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还增强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
      庙会搬进校园 领略传统艺术魅力

      传统之美,熠熠生辉。借着开学时光,许多学校出奇招,将传统融入活动之中。学生们在传统的氛围中穿梭,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世界。他们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开学盛典,热闹非凡。
      2月26日,孩子们化身穿越时光的小使者,兴高采烈地踏入校园。教室里,老师将精心准备的开学礼物红包,送到孩子们手中。打开红包,一行行熟悉的手写字迹映入眼帘,那是老师对孩子们的赞美与期望,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9时整,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期望与奖励,信心百倍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郝伟校长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本学期新目标,养成两个好习惯,即一个行为好习惯——集会好习惯,一个学习好习惯——文明借阅图书好习惯。希望养成的这两个好习惯,能让孩子们受用一生。”
      随着“庙”趣横生主题庙会的盛大开启,活动现场瞬间变得热闹非凡。美食区、文创区、游戏区,每个区域都被欢乐的海洋所淹没。美食区香气扑鼻,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冰糖葫芦和杯子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传统游戏区中,猜灯谜、投壶等活动摊位前挤满了雀跃的孩子们,他们尽情地嬉戏玩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整个校园都被欢乐的氛围所包围,热闹非凡。“好像重新过了一个春节。”二年一班学生倪姝锦说。此次庙会的收益将会统一捐赠,校方希望孩子们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庙会上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学校音乐社团的同学进行了音乐展演。二年一班的程可馨同学以其精湛的技艺,用古典乐器箜篌演奏了山西民歌《绣荷包》。其旋律悠扬动听,节奏明快,与箜篌独特的音色相得益彰。程可馨的演奏不仅展现了她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娴熟的技巧,更传递了山西民歌的独特魅力,赢得阵阵掌声。“希望通过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开学活动,孩子们能顺利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心理过渡,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希望孩子们带上龙一样超凡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追求,努力实现心中的志向和抱负,遇见新学期更闪亮的自己。”郝伟校长说。

      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
      重温峥嵘岁月 确定新学期目标

      新学期,新梦想,开学第一课承载着学生们的期待和希望。在太原市,许多学校深知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教育意义——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们成长的新起点。第一课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开启新的学习征程,激发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精心设计的开学第一课,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2月26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元气满满的开学日,用美好的红色记忆与同学们邂逅。同学们手拿学习单,在校园中开启一场春季school walk,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六层会议室里,91岁的王洪德老人正在给孩子们讲红色革命故事,他现为山西省军区太原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三等功2次、四等功4次以及各类奖章、勋章。老人深情讲述着曾经的浴血奋斗,学生们在故事中经历着那段峥嵘岁月。“原来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迹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纷纷感叹道。“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一间教室里传出充满活力的歌声。原来,四年级的同学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小提琴、舞蹈等方式,演绎藏在央视春晚热门歌曲《上春山》中的古诗。这首歌巧妙化用了14首古诗词,跟着旋律,孩子们眼前浮现的全是春天的画面。
      五年级同学正在分享假期的收获与成长,三班的周晨萌描述了假期三件重要且有意义的事:堆雪人、滑雪、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当讲解员。谢秉臻同学分享了读书、运动和家务劳动等内容。
      每周一个小目标,每周一个新成长,盲盒和心愿卡打开了三年级同学的新学期目标。“本学期心愿:每次考试90分以上;本周心愿:这周有社团。”“我的心愿是游遍中国,把中国的美景拿画笔画下来;本周心愿是认真听课不分心”……音乐厅内,魏然老师带着孩子们打开一张张心愿卡,鼓励同学们新学期,从“心”开始,将心愿化为新学期的动力。
      青年路小学王晓荣校长表示:“教育要让孩子们从心里激发自觉的自我管理的意识,改变孩子们以往千篇一律坐在教室里谈假期感想、谈新学期期望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校园漫步的过程中了解学校文化,从而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同时在热爱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今后学校的每项活动都会以沉浸式、体验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只有体验过才会有感悟,教育才会深入孩子内心。下一步,学校还会在校园文化上做足功夫,开学第一课起,孩子们在校园的生活、学习,都会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书香氛围中开展。”
      学校马静副校长向记者介绍,学生拿研学单开启项目式学习的体验,完成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权、主体意识,也丰富了学校开学第一课的活动内容,符合孩子们的特性,同时孩子们也能大量吸收学习的内容,这就是学校开学第一课的最大亮点。
      新学期,新起点,新方式,开启全新篇章。在新的开学方式下,师生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积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些创新实践能够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激发无限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1.青年路小学内,91岁的王洪德老人为孩子们讲红色革命故事。
      2.各色花灯扮靓桃园小学。
      3.光明小学热闹的庙会现场。
      4.光明小学庙会上的套圈游戏吸引不少孩子参与。
      5.开学第一天,光明小学的老师迎接孩子们返校。
      6.青年路小学内,孩子们用多种方式演绎藏在热门歌曲里的古诗。

    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26期

    • 第2024-02-23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1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19期

    • 第2024-02-09期

    • 第2024-02-08期

    • 第2024-02-07期

    • 第2024-0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