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落实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结合“大演练”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大型厂房、园区火灾事故处置效能,强化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大跨度大空间场所灭火救援能力和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消防救援队伍,3月1日,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开展南部协作区运城市大跨度大空间仓库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奏响此次南部协作区演练的新篇章。
此次演练是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361”双轮一核驱动工程宣贯活动之一,“361”顾名思义3个协作区、6个联战区和1支省级灭火救援核心专业队。“361”工程是适应我省消防救援形势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效途径。
演练地点位于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大运汽车生产基地的物流仓库,该物流仓库建筑面积5302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2米、长324.5米、宽151.08米,为钢架结构建筑。演练假设该物流仓库的顶层遮光棚损坏,2名工人在维修过程中,电焊掉落的火花引燃仓库内物品,引发火灾。
演练现场,初期火灾处置阶段,微型消防站人员穿着灭火战斗服携带灭火器,井然有序地负责前期处置、人员疏散及配合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扑救。厂区司机开着叉车,像搬运工一样,负责转移库房门口货物。前方人员处理好自己的工作流程后,就该消防救援主力军出发了,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辖区救援力量,利用“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平台”查找灭火救援相关信息。
此时,应急响应机制发挥作用,公安、交警、应急、环卫、环保、供电、通信、卫健等八大“骑兵”,赶赴现场协同作战……当然,一套完整的演练自然少不了高科技新能源产品:消防机器狗负责侦查、无人机负责穿越障碍、单兵综合定位系统负责定位通信保障、登高平台车升降斗负责营救被困人员……不论是消防机器狗、无人机还是登高平台车、高喷车、大型机械等,都在各司其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整个演练过程做到了熟练、快速、准确、有序,全方位检验队伍应对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专业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
初战指挥员可以利用“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平台”查找周边水源、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灭火救援相关信息,为战斗提供辅助决策。作为指挥控制体系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平台起到了关键性的一帧。
演练结束后,负责操作侦查机器人的操作员介绍,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骤增,火灾事故频发,而侦查机器人具有防水、防高温、防毒害等特点,内部画面可通过摄像头无线传输至外部操作平台,可有效替代消防员抵近火点进行侦察。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