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体

原创话剧《晋绥儿女》正式首演

  •   “吕梁山高,汾河水长,英雄的土地走出英雄的儿女……”2月尾声,山西省话剧院精心打磨数月的原创话剧《晋绥儿女》,于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正式首演。在结尾吕梁伞头秧歌的悲歌里,个体命运升华融入民族命运中,晋绥边区的人和事深深将观众震撼,引发持续掌声与回味。
      《晋绥儿女》讲述了晋绥边区军民为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保证陕北战场伟大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该剧饱含深情地展现了在晋绥革命根据地这一方红色热土上,晋绥军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以热血铺筑共和国诞生之路的坎坷历程。
      话剧开场,在欢快的伞头秧歌烘托下,晋绥百姓欢送子弟兵赴战场,兴县的王玉梅给同村的新兵徐全有送荷包,却被从小订了娃娃亲的临县新兵李家宝发现,矛盾由此铺展,而三家的父母也由此卷入冲突……
      后来在陕北战场上,在运粮支前的路上,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他们用博大的情怀和英雄的壮举化解了矛盾,展现出晋绥儿女血染的风采,谱写出不朽的英雄华章。
      《晋绥儿女》背后蕴含的恰是“晋绥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和晋绥人民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是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培养出来的优良作风。
      本剧围绕这些,真实地书写了晋绥解放区老百姓的爱憎情仇和人性光辉,讴歌了他们为了美好的生活、为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明显感受到,随着整个话剧故事的跌宕起伏,很多观众的情绪也随之波动,剧场里不仅有笑声更有泪水。
      当徐全有、李家宝为争夺爱人而斗嘴时,大观众会心而笑,小观众更是咯咯地笑出声来;当女主王玉梅的父亲王云波在追赶被敌人的枪声惊到的骡子跌落悬崖时,他的英雄壮举不仅让台上的演员泪流满面,更引发台下的抽泣……在《晋绥儿女》打造的110分钟的时空里,小儿女的情与大民族的爱,都被演绎得如此鲜活具体。
      山西省话剧院张凯院长介绍,该剧作为省话竭力打造的话剧新作,特邀国家一级编剧王元平、一级导演李伯男、一级舞美设计申奥等人组成的优秀主创团队,与省话演员携手合作。此次排演时间紧任务重,自2023年11月29日剧本成型,到导演深耕编排二次创作、舞美制作、演员排练,话剧《晋绥儿女》剧本成型到首次立于舞台仅用25天。而后又经过两个月的打磨加工,终于与观众正式见面。
      2月29日的演出,可以说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与故事相对应,观众还欣赏到极富地域特色的“伞头秧歌”和三弦书,极具时代特征的“版画”,这些都与舞台艺术完美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魅力,引领观众真切感受了那段情与义、血与火铸造的历史。
      本次演出作为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4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展演剧目之一,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不少观众走出剧场时还在感慨:“幸亏有这样的剧,要不将来的孩子怎样知道这段历史?”“这段故事不该被遗忘,晋绥精神还应该走得更远!”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6期

    • 第2024-02-23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1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