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洋娃娃”来晋康复

  • “医康教融合”,国外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本国文化。 山西晚报记者钟清摄

  •   3月11日,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二楼针灸治疗室,年幼的阿尔斯兰和小伊万正在接受头针治疗。他们分别来自土库曼斯坦和摩尔多瓦,由父母陪同来此康复治疗。针灸大夫给阿尔斯兰扎头针的时候,他疼得大哭起来,一旁的妈妈紧紧地抱住他,亲吻着、安慰着。同样,小伊万做穴位注射治疗的时候也禁不住大喊大叫起来,他的爸爸大伊万也只能狠着心,全力配合大夫。
      “一天8个小时,这些孩子要接受针灸、推拿、理疗、感统、穴位注射、艾灸、红外线治疗、手功能训练等十余项治疗。”主治医生王俊明介绍,他们大多是孤独症患儿,理解能力差,存在刻板语言及重复语言的现象,与同龄孩子相处困难,双手精细操作差,不会解系扣子,不会用刀叉,日常生活需要大量辅助。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他们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我们为这些来自异国的孩子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为他们安排了‘家庭病房’和‘专用厨房’,在生活中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医务科姚芬介绍,医院从1992年建院开始,逐步摸索出了以“针灸为主,其它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为辅,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新技术体系。自2018年起,医院开始推行“医康教融合”治疗模式,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惠及全国和国外患儿两万余名。2023年以来,已有16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等国家的患儿到院进行康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山西晚报记者 钟清摄影报道

      1.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双手的精细操作进步很多。
      2.小患者康复的同时不忘学习本国文化。
      3.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阿尔斯兰扎头针时疼得大哭起来,妈妈亲吻着孩子的额头安慰着。
      4、5.患者接受治疗中。
      6.医护人员尽心竭力照顾不远万里而来的小患者。
      7.作业治疗室里,阿尔斯兰画出美丽的图画。
      8.感统训练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症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11期

    • 第2024-03-08期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6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