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阳泉市市长刘文华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安排。
2023年工作回顾
发展的质效更加突显。地区生产总值在应对多难局面下保持在千亿以上,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实现正增长。
发展的支撑更加稳固。滚动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质效优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国道307、207阳泉绕城改线工程全线通车,龙华口调水工程土建主体已基本完工,中电数字产业园投入运营,西上庄电厂双机并网,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太旧高速改扩建两个百亿元项目获批,1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
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六大工程”,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30万台,算力水平全省领先。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举办数智新城产业发展大会,中电数字产业园、智创城NO.7累计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入选第一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城市大脑”获评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十大优秀成果。全市数字经济经营主体超过3000家,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排全省第二。
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可网办率达97.3%,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5.3万户,增长17.8%,排全省第一,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大力开展空气质量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移13位,改善率全省第一,PM2.5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稳定在70%以上,国考断面100%达到优良水体。
发展的成果更加普惠。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阳泉市政府承诺的15件民生实事和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全部兑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养老、医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58元、640元,新建改造综合公园2个、口袋公园11个,城镇幸福养老工程、公办托育机构、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国、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助推阳泉高质量发展,今年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扩大内需优化供给,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提升有质量的供给,大力培育“阳泉精品”“阳泉制造”,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能源革命和制造业振兴升级“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标升级。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聚力数智新城全面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纵深推进数智新城建设。夯实数字基建。深化运用“千兆城市”创建成果,在全省率先实现5G信号市域全覆盖、重点场所深度覆盖。发力核心产业。加速数智赋能。建成数智双碳平台,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预算管理等功能。打造全省首批绿电示范园区。丰富应用场景。以“城市大脑”为牵引,推动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投用,搭建新型智慧城市中枢。加快“一网统管”系统建设,建好数智产业研究院。优化数字生态。建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
(四)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统筹推进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创新深化,以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有力度的举措,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开拓新空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开放新高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
(六)聚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共同繁荣。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七)聚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打造宜居宜业美丽阳泉。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阳泉。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积极稳妥做好双碳工作。
(八)聚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画卷。有力促进就业增收;发展优质普惠教育;倾力建设健康阳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九)聚力筑牢安全发展底线,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抓严管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