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俄音乐厅恐袭幕后黑手是谁

该事件已造成137人死亡

  • 俄总统普京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俄罗斯多地举行活动,悼念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遇难者。图为当日,一名男子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献花,悼念遇难者。 新华社发

  •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3月22日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137人死亡。目前,各方围绕恐袭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而俄方认为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俄总统普京23日发表电视讲话,痛斥恐袭罪行,承诺将严惩行凶者和指使者。
      普京誓言严惩凶手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犯罪分子冷静且有目的地杀害、近距离射杀我们的公民、我们的孩子”。他强调,无论恐怖分子以及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恐袭事件的所有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都将受到公正的、应有的惩罚。
      普京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向遭遇不幸的家庭和伤者提供必要援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还透露了恐袭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11人被拘捕,包括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他说,这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试图藏匿并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方已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俄联邦安全局和其他执法机构正在严查为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策划逃生路线、准备和藏匿武器弹药的所有同谋。
      俄联邦安全局23日发布声明说,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俄《消息报》网站援引反恐专家的话分析说,此次恐袭目的不是劫持人质并提出要求,而是恐吓俄民众,以“凸显当局和情报部门的束手无策”。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恐袭发生后,各方围绕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而俄新社则指出,相关美国媒体的消息未经核实。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对两名涉嫌实施恐袭人员的审讯视频。其中一人说,一个月前有人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他,要求“无差别射杀音乐厅内所有人”,并向他提供了武器和资金。俄官方机构尚未证实上述视频中人员的身份。俄内务部23日表示,4名在布良斯克州被捕的恐袭嫌疑人均为外国公民。
      据俄媒报道,本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就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极端分子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发动袭击。声明中还特别标注,“音乐会包括在内”。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解释说,美方3月初曾担心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可能发生恐袭并向美公民发出提醒,但美方目前无法确定上述警告与“22日枪击事件”的相关性。柯比还说,美方目前未看到乌克兰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此次事件的迹象。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美国政府对恐袭事件的反应“充满疑点”。她质疑,美方“究竟以何为据得出某方没有参与的结论?”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信息,应当提供给俄方。
      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乌方“断然拒绝”俄方关于乌涉嫌参与恐袭的指控,乌方认为俄方的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克兰情绪。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否认基辅关联恐怖袭击,称“乌克兰与该事件毫无关系”。
      俄加强安保措施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反恐力度,大规模恐怖袭击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全国并不多见。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国家反恐委员会主席博尔特尼科夫去年12月12日介绍2023年俄反恐工作成果时说,俄去年阻止了228起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包括146起未遂恐怖袭击。俄方还破坏了73个秘密恐怖组织的活动。
      此次恐袭暴露出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漏洞。俄政治学者米哈伊洛夫认为,俄政府有必要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方案。他指出,实施此次恐袭的犯罪分子手段非常专业,且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出入口位置和警卫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相关人员很可能提前对事发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俄军事专家丹迪金指出,恐怖分子是如何将武器带到音乐厅的,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
      恐袭事件发生后,俄政府已经开始加强安保措施。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宣布取消本周末在莫斯科举行的所有体育、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莫斯科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列宁格勒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库尔斯克州、摩尔曼斯克州和其他一些地区也宣布将采取类似措施。俄航空、铁路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加强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圣彼得堡等地高校取消了周末线下课程。

    据新华社

      进展
      枪手受审视频公布 嫌疑人称有人花钱买凶

      3月22日,位于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的“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在一场音乐会演出前,数名身着迷彩服的不明身份人员闯入大厅开枪射击,并投掷了手榴弹或燃烧弹,引发火灾。
      当地时间23日,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在社交媒体发布了莫斯科近郊恐怖袭击事件嫌疑人的审讯视频。
      视频中,其中一名恐袭嫌疑人自称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透露,自己是于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
      这名嫌疑人表示,大约一个月以前,招募者通过社交媒体Telegram联系他,并提供了武器。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该嫌疑人还表示,他是被花钱雇佣在音乐厅开枪杀人。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但他的卡上只收到了承诺金额的一半。不过,该男子后来又一度表示,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100万卢布。
      19岁的费佐夫23日在医院病房里接受审讯。报道称,费佐夫不懂俄语,因此需要翻译进行协助。据他供述,他逗留在俄境内所需文件,是在飞抵俄罗斯的机场后从不明身份者那里领取的。
      西蒙尼扬当日还公布了另外一段审讯视频。视频中一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据中国新闻网

      分析
      这起恐袭为何造成如此严重伤亡?

      袭击发生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位于莫斯科大环线附近区域。这里常有知名歌星和乐队举办音乐会,在民众中享有盛誉,通常人员较为密集。
      俄分析人士指出,袭击者特意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显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此外,俄总统选举日前刚结束,莫斯科安保从之前的高度戒备到现在相对放松,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时机的重要原因。
      俄侦查委员会指出,对音乐厅的初步检查结果表明,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使用易燃液体纵火,音乐厅的房顶被熊熊大火烧塌,导致很多遇难者死于枪伤或燃烧物中毒。
      俄安全专家韦谢洛夫指出,安保措施不足,安保人员无权佩枪,因此他们无法在现场有效遏制恐袭并反击,加之安保力量不足、执法队伍人手缺乏,这都是袭击者得手的原因。另有俄专家指出,俄在大型活动期间通常设置多层警戒线,并在设施入口仔细检查。然而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未得到完全实施。

    据新华社


      连线
      亲历俄枪击案的中国留学生:
      听到响亮枪声,看到大火冲破楼顶
      北京时间3月23日上午,记者联系上枪击案发生时正在附近200米距离内一商场中的中国留学生陈一鸣。他提到,枪击案发生后,他在商场内听到“无法忽视”的巨大爆炸声,“随后大家都安静了,就能听到非常响亮的枪声”。
      听到爆炸声几分钟后,陈一鸣随着周围人群撤离到附近高点——莫斯科大环路上,俯瞰整个现场情况。他看到,涉事大楼顶层因为爆炸玻璃已经破碎,火势随后越燃越大。约1小时后,附近展馆也受到火势波及。
      陈一鸣告诉记者,当地时间23时许,他离开案发地,目前已安全抵达市中心朋友家,但街上无人,每隔十数分钟,巡逻车就会经过。直至次日清晨,街上依旧空荡。在圣彼得堡留学的他收到学校通知,未来一周,各系将停课或线上授课。
      另一位正在莫斯科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刘同学也告诉记者,距离案发地20公里的莫斯科大学也收到了停课或线上授课的通知。校内娱乐活动也已被暂停。
      生活在附近的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事发地属于俄罗斯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音乐厅临近一处大型商贸展会。事发后当地不断响起警报声,还听到了直升飞机不断从空中经过。
      有留学生表示,3月23日一大早,就看到俄罗斯街头的广告牌上在不断播放蜡烛图案,以悼念枪击案中的遇难者。据他观察,目前街上没什么人,在家附近买完生活必需品后,他也迅速回家,不敢在街上逗留。
      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读博的小奇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学校已经把23日的课程取消了,之后的一些课程也将改成线上授课。22日晚,有很多警车在她家附近巡逻。目前她家附近还能点到外卖,她网购了一些生活物资,尽量减少外出。此外,她还收到了学校发布的减少外出的提醒。
    据《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22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20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8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 第2024-03-13期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