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300余名市人大代表豪情满怀步入会场,肩负全市人民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大同市市长张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23年工作,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安排。
2023年主要做的工作
一是扛牢使命重任,融入京津冀强劲开局。二是加快工业振兴,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三是优化服务供给,文旅消费爆发增长。四是实施特优战略,现代农业突破发展。五是扩大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六是坚持融合发展,城乡品质有效提升。七是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八是主动为民服务,民生改善有力有效。九是开展主题教育,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2023年,大同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两项指标增速排名均前移至全省第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1%,其中民间投资、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9.8%,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大同市经济在顶压前行中持续好转、在固本培元中加快恢复,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大同贡献”。
2024年是大同市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的实现之年。大同市政府将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锚定“八型八地”定位,聚焦“八链合作”路径,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健全完善“15886”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
张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从转型发展、市场形势、县域经济、城乡融合、安全生产、干部作风等方面分析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表示一定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
2024年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大同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6%,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以上。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国家和省下达任务。
(一)聚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夯实全方位转型基础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投资、消费和外贸协同发力,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有优势的外贸。
(二)聚力深耕四大赛道,构建全方位转型支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特优农业。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聚力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全方位转型活力
坚持以更大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要素充分涌流、经营主体放手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四)聚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全方位转型动力
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开放平台和开放环境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步伐。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五)聚力统筹城乡融合,拓展全方位转型空间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多极带动、多维支撑、多元融合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六)聚力加强生态建设,厚植全方位转型底色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同。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开展治水兴水。大力推进增绿扩绿。
(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全方位转型成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聚力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全方位转型保障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标本兼治化解安全生产、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风险防范化解。深化平安大同建设。
张强在报告中对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作出安排。指出,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坚守廉洁底线,始终坚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