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犴达罕的头领

  刚开发林区时,山上林深树密,动物也特别多,犴达罕更是三五成群。小兴安岭的犴达罕是鹿的一种,在鹿类中形体最大,头大而长,鼻形如驼鼻,颈下部有须毛,四肢长,强而有力,蹄子大呈长椭圆形。体毛暗棕色,幼犴体毛颜色较浅。鄂伦春的猎歌中有:“听我狍哨狍儿来,听我鹿哨鹿儿来,咕咕咕咕群鸟来……”这其中的“哨儿”便是引诱狍与鹿的工具。哨儿大多用桦皮制作,简单适用、清脆响亮。
  这种哨儿并非所有的猎人都会吹,都仿效得逼真。只有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猎人才擅长此法,并成为引诱动物的一种主要方法。特别是捕猎犴达罕时,用此法,非常有效。猎犴时,他们隐蔽在犴经常活动的地方,将桦皮卷成小筒,放在嘴边吹,不断地模仿母犴或幼犴的叫声。在空旷的山谷或丛林中,这种桦皮哨儿的声音传得很远,犴一旦听到会在短时间内发出回应,特别是每年的9至10月发情的公犴听到后,以为是母犴寻觅爱伴,会颠颠地快跑过来,猎人乘机猎杀。
  森林里缺盐,犴也和其它獐狍野鹿类一样,有春季和秋季舔食盐的习惯,所以过去的猎人常用“盐窝子”诱其舔食。即将咸盐拌上人尿,埋在山坡或林间的土坑里,犴嗅到气味后会经常来此舔食。于是猎人用捉脚(一种用硬木做框,斜向内镶有粗钢钉的捕兽工具)布在周围,捉脚用铁丝拴牢在树根上,上面用枯叶覆盖严实。犴在去“盐窝子”舔盐的过程中被事先设伏的捉脚捉住。踩到捉脚的犴,不敢用力挣扎,越挣扎,捉脚上的钢钉刺入蹄内越深,犴疼痛难忍,只有在原地缓慢打转。
  犴每胎产仔1至2个,成活率比较高,成年犴身大体健,善于长时间奔跑和行走,敌害捕捉它们极其不易。然而,人类在过量的森林采伐过程中抢占了它们的地盘,破坏了其生存环境,加上乱捕滥猎,一度使犴数量锐减,成为北方森林中的濒危动物。
  犴达罕的头领并不作威作福,享受安逸。头领由成年公犴来担任,这不仅是因为其体格强健、机敏和年富力强,更多的是其爱护妇孺颇怀爱心。头犴不仅是犴的领队,还兼任侦察员和哨兵的职务。每日的觅食与饮水,头犴总要打前站去观察栖息地是否安全,这通常很危险,因为森林里到处危机四伏。
  犴群活动有规律,喜晨昏活动进食,其他时间选背风向阳的山凹处卧地休息反刍。
  犴群活动进食包括到池塘或河套饮水,这对身高体重的它们来说极其重要,但这其中也隐藏着更大的危险性,因为经常地往返会在途中留下过多足迹和气味,可这种习惯又不能更改,它们每天需要充足的水分。
  春季浅草塘绿的时候,水败草也在疯长。这种草鲜嫩得很,甚优于其他草本,是犴类食物中的佳肴。每次就餐前头犴先要前去巡视,确定周围的环境没有可疑动静再向成员们发出信号。当整个犴群成员们都赶来开始大吃大嚼,头犴仍在放哨,直到确定周围无危险才匆匆进食。夜黑风高时头犴更是半睡半醒地十分警惕,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刻发出叫声,及时引领犴群逃脱。如果遭遇狼群或食肉猛兽攻击,公犴会以死相拼来保护犴群,决不会大难临头各自奔。

□王贵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5期

  • 第2024-03-22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20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8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 第2024-03-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