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秀容,古风雅韵;
新城崛起,万千意象。
这里是忻府区,山川形胜,物华天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美誉。
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关城,自古以来就在塞外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织中,形成了兼收并蓄的鲜明气质和崇文重义的人文品格,并在时代发展中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
而今,忻府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抢抓全省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机遇,以“古城、温泉”等优质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整理、弘扬传统文化,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康养集聚区,聚焦建设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
千年古城新意盎然,青石老巷再现青春活力;
晋北温泉之都落成,书写休闲安逸生活画卷;
杂粮之都稳扎稳打,乡村振兴迈出关键步伐。
名片1 忻州古城自在生活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近年来,忻州古城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引入建成酒吧一条街、古玩一条街、演艺一条街、夜市一条街、小吃一条街、文创一条街等新业态,成为饱含“忻”意的“城市会客厅”。
历史现代相守望 千年古城藏韵味
走进忻州古城,穿梭于纵横交错的石板街巷,一砖一瓦,一步一景,城小乾坤大。
忻州古城立足忻州旅游资源优势,在景区定位、运营模式、宣传推广方面不断寻求融合创新和突破,以街坊商业生活形态为创意元素,形成了集景区游览、文化展示、商业休闲、民俗娱乐、手工创意、民宿体验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现忻州古城已落成院子600多套,入驻商户525家、民宿39家,可容纳10万人深度游、慢生活,“古城池”正点亮“新经济”。
置身于忻州古城,便能感受到历史流淌在每个角落。飞檐翘角的书院楼阁,古香古色的青石长巷,见证着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发展。目前,已有30家文创商店集中于忻州古城的“文创一条街”,其中,非遗项目有15个。
文化的传承创新让古城更“火”。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采访团记者注意到,非遗传承人除了60后、70后,还有90后,他们苦学技艺,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卢佩宏的大海面塑馆开在古城秀容北巷,“从记事起,我的爷爷便是一位面塑高人,一揉一捏一刻之间,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对这门指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卢佩宏说,初中毕业后,他在打工之余,仍念念不忘这门手艺,之后数年中,又接连拜数位名师于门下,技艺越发精进。如今,他也像爷爷一样,一人、一面、一屋,乐在其中,每一件面塑都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创新。从面塑不易保存到永久存放,从简单的竹签支架到铁丝搭制,随着保存面塑技艺越来越强,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面塑,激发了人们去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故事的兴趣。
除了在古风雅韵中品艺术精华,逛古城还有一个好处是随时能尝到美食。忻州古城小吃一条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店一品,一品一绝”。热气腾腾的食肆小铺,刺激着人们的味蕾,上百种不重样的忻州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流连忘返。临近中午,记者品尝到了这里的红面擦尖、红面鱼鱼、荞面碗托等特色小吃。55岁的康秀兰和61岁的卢秀鱼分别经营着一家红面鱼鱼和红面擦尖店铺,她们告诉记者,作为第一批入驻古城小吃店的店主,他们以前大多没有经营饭店的经验,只是附近普通村民,最初古城在招商时,举行了美食大赛,每种美食品类的第一名才有在古城入驻商铺的资格。“我们做的都是家常口味,以前给家里人咋做现在就咋做。”康秀兰说,古城以这样的招商方式,不仅可以把最地道的美味盛给游客,更为掌握手艺的村民提供了谋生的渠道。
搓鱼鱼很有讲究,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手艺高的“巧手搓来玉色匀,压匾佳人缠臂金”,手艺差的“蛇吃麻雀不匀称,笑得阿娘肚子疼”。说着,康秀兰双手开工,面团在她的双手中变成一段段两端细、中间粗的橄榄形,面在其手掌游走时仿佛鱼儿正摆动身体在水中畅游,这也是“鱼鱼”名字的来源。
记者注意到,古城所有店铺都明码标价,并张贴着产品量化公示牌,店门口的商户诚信经营保证书也格外引人注目,卢秀鱼的店铺贴有“我保证用纯高粱面和榆皮面制作,绝不为了降低成本添加白面和粉面,用市场上最好的原料、坚持手工制作……”最后一句话更是令人动容:“如果我做不到以上承诺,甘愿一辈子受穷。”朴实又热情的民风、真诚又善良的品性、良心又诚心的制作,是忻州古城每一家特色小吃店都门庭若市的秘诀。
名片2 温泉富集宜康宜养
忻府区温泉资源富集,现已探明储量2亿立方米,地热田面积22.91平方公里。温泉水温在43℃—86℃之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为优质珍稀“氡水”温泉、“氟水”温泉和“硅水”温泉。
昔日荒野泥滩涂 今日温泉康养镇
忻府区古以“晋北锁钥”与“三关总要”著称于世,又以“九峰雄峙”与“双流合抱”闻名遐迩。“双流合抱”之一流为忻州城南的牧马河,另一流则是忻州城北的云中河。云中河发源于云中山,自米家寨出山后,分为南北云中河。河水清可照人,两岸碧山笼翠,每年夏秋季节,太阳升起前或落山后,因温差的缘故,水化为雾,于河面袅袅婷婷,缭绕不去,如诗似梦。
走进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抬头远眺,湛蓝的天空明净、旷达,云中有河天上来的美景徐徐展开,很难看出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地滩涂。
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忻府区的南云中河中游河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山西省三星级城市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文明景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山西省第一批文旅康养示范区。景区内房车营地被认定为全国首批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云中河沿岸,是温泉地热资源富集区。忻府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发温泉地热资源,数十年间,奇村温泉、顿村度假村曾分别赢得“华北第一泉”“三晋第一村”之美称。这里的水温高达50℃-80℃,富含多种矿物质,氟含量尤其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是氟矿水温泉,又称蓝宝石泉。
如果你喜欢静谧、惬意的氛围,温泉别墅小院是不二之选。别墅区建筑风格迥异,一屋,一院,一私汤,且院落之间并无围墙,只以层层叠叠的松树相隔。身处其中,会觉得与周边的山水融为一体。每个小院都配有露天汤池,水雾蒸腾,缓缓步入,直达心田,舒缓着身、心、灵。在这里,你还可以选择和朋友家人一起围炉煮茶,佐以天然氧吧的清新气息,顿时感到一种久违的心旷神怡,处处相得益彰,处处水墨传情。
水兴则邦盛,邦盛则民安。除了欣赏宜人美景、享受慢节奏生活,全民健身运动也是市民及游客舒缓压力、保健身体的首选。忻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坐落在云中河景区西南区,占地3.68亩,于2017年8月对外开放。走进全民健身中心,记者发现,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都无一空闲,甚至一组还没玩尽兴,旁边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这还是在已经提前预约了的前提下。
除此之外,度假区还有游乐场和房车营地两大旅游产业项目。游乐场位于景区陀罗广场两侧,含晋忻梦幻乐园和梦幻水世界两大园区,老少皆宜。房车营地项目位于牧马桥西侧河道南岸,含营舍基地、服务基地、休闲基地三大部分,引入异乡风格,镶嵌北美情调,可住可餐,宜情养生,是一处自驾游爱好者极佳的旅游集散胜地。“欢迎更多朋友来到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尝一尝忻州美食,看一看跤乡比赛,听一听晋北小曲,赏一赏云中河夜景,享受纯粹的康养度假之旅。”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讲解员介绍。
除了云中河,还有一处乡村旅游康养区——北合索温泉康养小镇也值得一观,这里有国标露天泳池、生态游泳馆、水上冲浪、飞行体验基地、果蔬采摘园等设施,先后荣获“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山西省四星级休闲农业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名片3 杂粮之乡创产创收
忻州地处北纬38度“黄金生物带”,年产杂粮约占山西的三分之一,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的产量均位列全省第一。祖祖辈辈吃惯杂粮的山西人,通过不断的技巧创新,粗粮细作,做出了远比精米白面多样、精细、踏实的“杂粮世界”,做出了山西人的饮食文化与身份认同。
打出特色杂粮优质牌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路
忻州是山西省杂粮主产地和核心区,有“中国杂粮之都”美誉,以谷子、藜麦、糜黍、红芸豆、亚麻籽、高原莜麦、甘甜红薯、甜糯玉米为主的杂粮产品享誉全国。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面积之广、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居全省之首。近年来,忻州市杂粮总产量在60万吨以上,约占全省1/3,其中,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红芸豆种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省2/3。忻府区的杂粮更是独具特色。
记者到达位于忻州古城的忻府区农产品展销中心时,现场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围在工作人员面前咨询或品尝农产品。展销中心内共展出忻州市350余种特色农产品,其中,忻府区的糯玉米、香瓜、红薯、辣椒、西瓜等格外吸引游客的注意,展销中心内的网络直播也正在火热进行着。展厅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杂粮关注度的持续提升,直播间热度也日渐攀升,尤其每年丰收季时,线上直播售卖忻府区特色农产品黑糯玉米一个月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卖空了好几个生产厂家的黑玉米库存,一度供不应求。”
忻府区“忻州糯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西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儿的玉米吃起来口感软糯、微甜。忻府区共有25家玉米加工厂,其中有张世元和王永峰于2010年回乡自主创业创立的“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以种植黑糯玉米为主营业务,2023年种植出将近3000亩黑糯玉米。因创业方式和种植模式优异,成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教材案例,原因是他们不仅注重自身收益,还带动周围村民的增产保收。例如,每年夏天,玉米兄弟都会举办农民夜校,教授农民如何进行有机种植、如何规范堆肥及利用秸秆,有效带动周边村庄的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黑糯玉米销售额实现突破,忻府区的豆腐产业也实现了新跨越。西张镇东张村有4家豆腐生产加工厂,从前他们的生产原料黄豆都是从外省进来的,成本高昂,2023年,大豆种植正式采用了“玉米套大豆”方式,收效良好。豆腐加工厂负责人冯贵云说:“2023年从外地进的原材料少了很多,当地的大豆基本能满足需求,生产成本降低了很多。”据了解,成本降低后,豆腐加工厂的工人都涨了工资,目前技术类工人工资已近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杂粮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健康的功效,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调整,愈发追赶健康养生潮流,在大众饮食已经从“有得吃”转变为“吃品质”的当下,独特资源禀赋造就的忻州杂粮作物颗粒饱满、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特点恰恰满足了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五彩斑斓的杂粮是土地给予忻府区的馈赠,勤劳朴实的忻府区人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创新着属于杂粮的技艺和味道。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01、07-09山西晚报记者 胡续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