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家有军娃

  儿子两年前光荣地入伍参军,被分配到一座海岛的兵营。空闲时,他会打电话回来,妻子每次都抢着接听,她说的多是一些“注意身体”“要认真训练,听指挥”之类的话。到了探亲假,我让妻子一同去探望儿子,她却犹豫再三。因为严重晕船,她还是决定让我代表全家人前往。
  登船后,我倚靠在甲板的护栏前,吹着爽利的海风。身后上来一位军人小伙子,显然是探亲归岛的。他见我痴痴地看海,便打开了“话匣子”,这大海喜怒无常,温柔起来就像个躲在闺房里的小姑娘;一旦生气起来,就怒涛滚滚,能把铁甲船摔进漩涡。我听了,对大海多出了一份敬畏。颠簸了两个小时,我终于看见儿子所在海岛的轮廓。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只千年老鼋,静卧在大海的怀抱。
  “爸,我在这儿呢!”儿子兴冲冲地来码头接我,他一身戎装,有些雄姿勃发的味道。我朝他笑笑,他竟像孩子般奔了过来。见母亲没来,他有些失望,但接过母亲亲手为他做的豆豉酱,他又像小时候那样,咧着嘴笑。
  翌日清晨,一阵悠扬的出操号声把我惊醒,一看挂钟,还不到6点。再难入眠,我索性披了外套,出去看他们操练。离招待所不远处,横着一个海滩,一队队排列整齐的海岛军人,高喊铿锵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海岸线深处奔去,在海日下,他们的皮肤映射出锃亮的古铜色,一头寸发像一根根倔强的钢针,直挺挺地立在风中。儿子跑在队伍的前列,他的身材跟当兵前相比,更加挺拔健硕。原本他想请假陪我,但我不想耽误他的训练,便说自己随意走走看看就好。
  傍晚时分,落日熔金,暮云四合。轮船的汽笛声悠扬地盘绕在小岛上空,从船上下来了几个渔民模样的大婶,她们手提篮子,径直往军营的食堂走去。我好生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附近的渔民给部队的子弟兵送来捕捞的鲜鱼。这样的拥军传统已接续了二十年,守岛的官兵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军民的鱼水情却从未间断。想到军与民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剔骨切肉,烹制美食的场景,我的嘴角不禁漾着笑。
  几天的探亲时光转瞬即逝。离开小岛前,我独自一人沿着漫长的海岸线逛着。头顶上忽然掠过一种大鸟,羽翼有力,胸肌健硕,它们时而盘旋于高空,时而直线俯冲。听岛上的人说,这叫军舰鸟,飞行迅捷,是搏击风浪的好手。我不禁想起海岛的战士们,同样的士气如虹,同样的不畏风雨。
  继续走着,我又与哨所旁的一簇小野花相遇,叫不上名,却见它们欢天喜地,蓬蓬勃勃地开着。强劲海风妄图让它们屈服弯腰,但它们又笑着挺身而起,红扑扑的脸颊永远朝着太阳的方向。
  “爸,要开船了!”我回过神来,见儿子在不远处朝我挥手,热情的阳光同样将一把把金粉撒在了他的面颊上,暖暖的……

□吴明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27期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5期

  • 第2024-03-22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20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8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