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气象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太原市十三中的小记者们在气象日活动中,参观了气象观测的前沿——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并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报道。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实地观察和深入采访,呈现了气象的多样魅力。
气象的意义是什么
23平2 杨亚红 指导教师:张志龙
带着无数个问题,我以山西晚报小记者的身份来到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寻找答案。
“雷声大雨点小”“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自古以来,人们就从千变万化的天气里学会了观天象,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了出行、农业活动中。而如今,人们已经脱离之前经验之谈,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和前人经验准确无误地“算”出天气预报。
气象观测古已有之,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气象观测的技术手段也在进步着。如今,看着眼前先进的设备,一流的气象监测仪器,还有一群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之情油然而生。走进气象观测站,一个个精密的仪器让人眼花缭乱,有风向标、百叶箱、蒸发筒、量雨器、地面温度计等,我迫不及待想去探索。听工作人员说这些仪器的作用超级大,百叶窗能够测出空中的温度;量雨器能测出今天的雨量是多少;地面温度计能测出地面的温度;风向标能告诉我们今天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
今天的实地探访让我大开眼界,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气象知识,还找到了可以作为榜样的目标——那些默默无闻奉献着的气象工作者,我想气象的意义也许就在这里,一组看似普通的数据,却关系着千家万户、各行各业。
第一次与气象“相遇”
22电商 熊伊涵 指导老师:张慧霞
临近世界气象日之际,作为山西晚报·太原十三中的小记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和同学们前往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参加了一场以“了解气象”为主题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气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工作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
进入气象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摆放着的众多气象仪器。这些仪器不仅是地面运作的关键设备,更是气象站工作的核心所在。在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每种仪器的名称、构造及工作原理。这些仪器负责收集气象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线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送到电脑上。旁边还停着一辆移动雷达车,它居然能够发射高频电磁波。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解读雷达图上的颜色所代表的天气状况。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实验室和气象设备检定室。这里摆放着温湿度传感器和翻斗式雨量筒检定仪等设备。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了解到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合格的设备才能被用于实际的气象观测,以确保气象信息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参与了科普气象知识的讲解活动,这让我们对气象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气压的变化与天气和季节的变迁紧密相连,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讲解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带领我们参与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竖蛋。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既享受了乐趣,又学到了其中的科学奥秘。
这是我第一次与气象这个神秘的学科相遇,我们对气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舒适与安逸,感谢每一位付出的工作人员。
感受气象的魅力
23艺3 郝培怡 指导教师:柴泽清
看云识天气,听风知晴雨。为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加社会实践体验,探寻气象变幻奥秘,气象日之际,山西晚报组织20余名十三中小记者走进气象前沿,了解气象原理,学习科普知识。
在气象站观测场,随风舞动的风向标和地面上的测温仪等室外气象测量装置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降水现象仪、轻型百叶箱、风向标等气象探测的仪器。气象站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气象学常识,讲解了气象观测仪器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采集数据、分析气象状况,大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气象科学,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同时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学习气象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也为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记者实践写作提供了更加真实的素材。
了解气象背后的秘密
22计2 陈佳怡 指导老师:任巧枝
气象日之际,为了让我们对气象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山西晚报小记者,有幸接触到气象最前沿。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我的心中涌动着无数的问题。
首先,气象观测站是什么样的呢?
当我们踏入气象观测场,映入眼帘的便是草坪上摆放的众多仪器,如测降雪量的设备、收集雨量的桶、测量风速的仪器等。听气象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仪器在气象观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叶扇箱能够测出空中的温度,量雨器能够精确测量今天的雨量,地面温度计则能准确反映地面的温度,而风向标则告诉我们今天刮的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
其次,天气预报的数据是如何形成的?
每当我们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总觉得主持人三言两语就能轻松道出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然而,这短短的几分钟节目背后,却凝聚了气象工作者无数的劳动和心血。据工作人员介绍,由各种天气雷达和多颗气象卫星组成的天气检测网会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观测,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不断监测天气的变化。观测数据迅速汇集到气象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和运算,生成天气图,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预报员做出预报后,再及时发送给电视节目制作单位进行制作,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神奇的设备,才知道气象的深奥。其中,有一个大型的风力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发出的风力非常强劲,站在出风口甚至会感到一丝寒意。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室内与室外相同的仪器,以及移动的卫星雷达,这些都让我感到新奇不已。最后,我们在二楼的会议室聆听了讲座,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关于天气的各种问题,并让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盐帮助鸡蛋立起来。有了盐的加持,鸡蛋竟然轻松地立在了桌子上。
通过此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气象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气象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天气的变化对各个行业都有巨大影响,如农业、航空、运输等,都需要根据气象条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而气象数据的准确性,更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参观气象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我们对气象科学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准确的气象预测已经成为可能,但我们仍需继续努力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提示和警告,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别开生面的一堂课
23电商 赵慧雅 指导老师:黄逸
一次深入的探访,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
气象日前,我以山西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了解不曾接触到的气象知识。首先来到气象观测场,气象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许多气象测量仪器,包括翻斗式雨量桶、雪深测量仪、风速风向测量仪、温度传感器、百叶箱通风地温采集装置以及便携式自动站等。
翻斗式雨量桶中设有漏网,每秒的雨量数据可以迅速传输到移动终端。雪深测量仪拥有特定的作业面。风速风向测量仪中,风杯用于测量风速,铁片指示风向,还有太阳能板接收能源并储存到电瓶中。这个测量仪还配备了5米多长的风杆。地温采集对于农业播种等一系列生活问题有着重要影响。温度传感器中的百叶箱通风设计,使其能够进行温度、湿度等测试。之后,我们进入室内,气象站的工作人员继续为我们介绍许多之前从未见识过的仪器,包括风速风向测量仪的风杯、气压传感器、能见度测量仪和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等。我们进一步参观了温度实验室,里面有恒温槽、雨量检定仪器和风速传感器检定箱。到了提问环节,有同学好奇地询问雾霾是由什么形成的,工作人员解答说是由空气中的颗粒物造成的。还有同学问气象工作人员通常选择哪些作业点,工作人员回答说,作业点通常会选在农田广阔的地方附近,或者使用无人机进行操作。
最让我好奇的是气象雷达和雷达天线发射接收机。我们一众同学还有机会坐到气象雷达车上,亲身体验雷达的奥秘。发射接收机上显示着强度、方位、接收仰角、噪声、相干脉组串等一系列数据。我们还见识到了风速可达30米每秒的传感器检定箱,这差不多相当于12级大风的速度。
了解完神奇的仪器设备,我们聆听了气象工作人员为我们进行的知识讲解。从中我们了解到,气象观测项目包括气温、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以及天气现象等。气象变化对许多方面都有影响,比如农业和交通。
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中,气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天气情况对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气象观测则是天气预报的基石,它提供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这是别开生面的一堂课,不仅能够了解气象站所提供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观气象站有感
23平1 赵欣娜 指导教师:李继仙
气象日之际,有幸在山西晚报的组织下,同学校其他同伴一起,来到了气象最前沿——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一下车,我们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观测场的各种仪器。我们察看了各种测量气温的仪器,比如雨量桶,它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还有一种风速风向仪,如果刮风,你可以通过风速风向仪来测量风速和风向。墙上的展板吸引了我,内容是关于24节气的介绍和一些防雷知识,非常值得学习。
了解完各种仪器后,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辆气象车,气象车开启雷达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它来看到地形以及云层和天气情况,我还上车近距离地观察它的工作情况,它让我明白了高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了许多知识,比如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气象?以及如果遇到冰雹、暴雨、大雾、台风等自然灾害,如何面对它们。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问,比如“什么是雾霾”“如何预测到即将来临的天气情况”……工作人员也耐心、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我恋恋不舍地上了大巴,心想:这次气象前沿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许多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啊!
我的未来目标
23电商 杨研涛 指导老师:黄逸
自小,我就对天空中那变幻莫测的云彩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气象充满了好奇。因此,当得知有机会作为小记者去气象最前沿的监测场所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我渴望通过这次独特的体验,深入了解气象的奥秘,提升自己对气象成因的认知。
来到现场,我对每一种测量仪器,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好奇。气象工作人员不仅耐心地讲解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运行机制,还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了一些气象观测设备。我亲眼目睹了工作人员们如何一丝不苟地记录数据,如何根据这些数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测量风速的装置。我站在出风口,看着显示器上的风速数字逐渐增加,听着耳边呼啸的风声,感受着打在脸上的凉意。专家们通过仪器的勘测,测出风速变化,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气象成因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这次探索之旅,让我更加明白了气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意识到,要准确预测天气情况,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我也认识到了气象研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安全与健康。
这次参观,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判断能力。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就一定能够揭开气象成因的神秘面纱,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关注气象成因的研究与发展。我计划深入学习气象学的相关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气象预报员。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原来,近距离感受气象的魅力,与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可以相辅相成。我将带着这次宝贵的经历,继续在气象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