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京晋爱心人士共同资助,本报持续关注,我省又有6名受助大学生考上研究生

被爱滋养,因爱成长,他们一路生花

  •   沐浴着炙热的爱,他们向阳而生、追逐梦想、一路生花,在做自己的路上全力以赴!4月15日,山西晚报持续关注,由京晋两地爱心人士共同资助的山西贫困大学生王庆华、韩晓倩、宋彦超、郭子锐、郭素丽、王慧敏报喜,他们分别考取了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机械专业研究生、新疆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研究生、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部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今年9月,6人将开启人生的新征程,继续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拼博奋斗。至此,7年多来,京晋两地爱心人士资助的46名山西籍贫困大学生中共有12人考取研究生,其中1名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
      被爱滋养,向阳而生,大学校园里用力生长
      王庆华的家在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墩张村。2019年,相隔不到一百天,父母相继离世,一瞬间,正在山西农大工学院读大二的他成了孤儿,学业面临中断;韩晓倩、宋彦超来自天镇县农村,家中都是兄弟姐妹四人,仅靠父母务工和种地的微薄收入维持日常生活,家境贫寒;来自平遥的郭子锐,爷爷奶奶瘫痪生病需赡养,弟弟还在读初中,父亲早年因车祸受伤,无法干重活,只能做些轻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生活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没有放弃,寒窗苦读,一路拼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韩晓倩考取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财务管理专业;宋彦超考取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郭子锐考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郭素丽考取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王慧敏考取山西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
      是一颗颗爱心把他们送进了美丽的大学校园;是接续不断的爱滋养着一个个受困的灵魂。北京萤火虫爱心公益基金会和“中国好人”耿开文等太原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王庆华认真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同时做家教勤工俭学。韩晓倩在学习上专业成绩排名靠前,其中,两次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大一参加了校级英语阅读大赛,荣获了一等奖;大二时,考取了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并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其间获得三好学生奖、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等荣誉。同时,她还加入学生会组织部和健美操俱乐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学校财务处勤工俭学,让她的专业学习实实在在落地。宋彦超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成绩名列前茅,有三个学年获得学业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获得一次奖学金,并且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除了课堂学习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心包裹活动、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和文化活动等。郭子锐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去年12月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曾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和多次奖学金,同时还兼职学校活动中心剧场的勤工俭学工作,参加献血等志愿活动。郭素丽大学期间专业排前10%,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她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和理智对待压力……爱心照亮求学路,顺利进入大学校园,继续深造的他们,向阳而生,用力地成长。
      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迅速成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宋彦超说:“大学四年,过得还算精彩,收获很大,我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大大提升。大学生活让我更加独立自主,学会了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并且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观。”
      “我的内心更强大了,对未来更有方向感了。”王庆华坦言,曾经的自己很迷茫,思考问题简单表面,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爱给了他力量,如今的他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独自生活的能力增强。未来,他会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路。
      追逐梦想,为爱蜕变,人生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一路有爱相伴,受助贫困大学生们为爱蜕变,勇敢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做最好的自己。
      “考研对我而言,是一次蜕变之旅。”宋彦超说,“一开始,我也曾陷入迷茫和急切之中,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却又渴望追赶他人的步伐。后来,我逐渐调整自己,在迷茫中学会了安静思考,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一年的备战时光,规律的学习节奏,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与互联网的分离,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备战奔跑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成长,越来越看清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与宋彦超一样,其他考研上岸的受助贫困大学生们也同样在自己的节奏里全力以赴,这一切都缘于梦想的力量,缘于爱的滋养。郭素丽两年备战考研,波折不断,却坚持不放弃,终于上岸,她感慨:“考研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虽难却欣喜。”
      心智更加成熟、心态更加积极、遇事独立思考,受助贫困大学生们在蜕变的路上,越来越学会了做自己。
      “大学期间,没课的时候,我也会坚持早起,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学习。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的潮流,才不会被世界落下。”郭子锐说,“现在我更懂自己了,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我不再人云亦云,渐渐学会做自己了,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对于即将开始的研究生学习,受助大学生们十分憧憬。郭子锐说:“读研期间,我会认真修读相关课程,深入学习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争取为本专业领域贡献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同时,深入学习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英语水平,拓宽学识广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选择继续读博深造,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韩晓倩说:“研究生期间,我主攻的学习方向是税务,还要努力考注册会计师。同时,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实习,增长才干。”
      郭素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阶段除了扎实学习研究外,多多实践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毕业之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受助大学生们感谢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和支持,让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追逐梦想。未来,他(她)们将继续不懈奋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同时,期待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社会事业,回报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
      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好人”耿开文的积极联系下,映象平遥爱心人士携手北京萤火虫爱心公益基金会,每年为考上大学的山西籍贫困大学生提供5000元资助(基金会资助4000元,映象平遥太原爱心人士资助1000元)。截至目前,两地爱心人士共资助46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爱心款共计69.8万余元。目前,受助的46名大学生中,12人考上了研究生,其中,受助大学生中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王变龙,今年6月将毕业。

    山西晚报记者 李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5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10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8期

    • 第2024-04-03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4-01期

    • 第2024-03-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