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直通车

大同市主城区采取一系列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开车享绿波待遇 路畅了心情也爽了

  •   说起开车,最让人烦心的就是刚熬过一个红灯,走到下个路口又遇上红灯,一路停停走走,费时费油不说,还降低了行车体验。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公众出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去年以来,大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采取区域交通信号优化调整、建设全城绿波网、路口时空一体化改造等措施,对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优调,对总长132.6公里的28条路段实施绿路优化,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信号优调提高通行效率
      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对交通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去年,大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精确研判路网结构、交通流特性及交通管理需求,对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根据御河以东整体流量低于御河以西区域,御河以西区域交通流集中在南片;道路交通流呈现短时积聚特征,持续时长约一小时左右;路网流量分布严重不均,关键节点通行压力较大,其中晚高峰拥堵严重程度较早高峰更为显著等特点,交警支队采用区域交通信号优化、建设全城绿波网、路口时空一体化改造、新型控制方式等措施,对主城区426个信号控制路口进行精细化调优改造,持续提升交通效率。并根据不同的交通特点,将控制区域划分为御东片区、御西片区及恒安片区,同时在控制区域内划分核心区与控流区,以外截内疏和干道优先的思路控制核心区交通流总量,均衡路网车流;控制区域内再细化重点片区,如学校、医院、商圈等,进行针对性的区域协调控制,保障区域交通畅通。对交通拥堵治理的重点难点路口进行时空一体化设计,运用借道左转、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新型控制方式,对夜间安全行车、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节假日、恶劣天气出行等开展专题化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交通疑难问题。
      与此同时,建设全城绿波网,全面提升道路通行速度。全城主干道已设置绿波控制的,加强巡查与维护,保持绿波效果;对适合设置绿波控制的次干道、支路,做到应设尽设。针对各路口的交通流特性,每个路口的控制策略都不尽相同,做到“一岗一策”,精细化配时方案。
      信号配时优化有效降低了主城区总体交通拥堵指数,路口排队长度平均下降30米左右,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交通流最大、拥堵最严重的迎宾桥、南环桥等路段,排队长度由原来的450米降低到380米。部分路段的高峰时长由原来的1小时20分钟缩短至50分钟。南环路、太和路等28条主干道设计的132.6公里绿波,总行程节约543.78分钟,优化率29%。
      时空一体化改造提升通行能力
      清除部分绿化拓展车道,设置行人等待区缩短过街时间,偏移中心护栏合理规划车道用途……为提升城市品位、缓解交通拥堵、保障道路通行规范有序,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去年,交警部门在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优化的同时,对车流量大、拥堵严重的16个岗区实施了时空一体化精细改造。
      本着安全先行、路口提效、服务群众的宗旨,对御河西路向阳街口、永泰南路向阳街口、魏都大道—北都街交叉口等16个车流量大的岗区,采取“一岗一策、一口一策”的方式进行了精细化改造。通过压缩路口空间、设置路口导流线,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路权,清除不分绿化拓展车道,偏移中心护栏合理规划车道用途等方式,充分利用路口路段的时间与空间资源,提升通行能力。并对非机动车道彩铺等一系列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在提升路口通行效率的同时,保障行人、非机动车安全过街。
      改造后,曾经单调的白色线条十字路口变成了红色打底旁边有绿色非机动车道和黄色行人等待区的彩色十字路口,多彩颜色让岗区更加美观,也细化了各个区域的功能,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井然有序。
      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时,交警支队通过对各条道路的调研,在永安路、文盛街、文兴路等数十条路段施划了8200个限时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规范了停车秩序。
      28条绿波路畅通市民回家路
      家住大庆路的张先生每天都要开车从大庆路沿着西环路行至五岔路口附近上班,以往总是遇到红灯,走走停停,短短3公里的路程要耗时10分钟左右。最近,张先生发现上班时总是一路绿灯,从家到单位全程只需3分钟,一打听才知道是交警部门新设计的绿波路。张先生说,绿路让他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不说,连心情也跟着畅快起来。
      刘师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每天驾驶车辆将不同乘客送到不同的目的地。自从2022年1月交警支队开始对道路进行绿路优化后,他感到在越来越多的道路上行驶都能连续绿灯通过,一脚油门直达目的地。如今,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完成优调,绿路也不断增多,刘师傅感觉行驶在各条道路上都十分畅通。
      记者近日开车从云州区坊城新村沿南环东路向西行驶,趁着绿波一路行至永和路口,只在文兴路、御河东路等路口遇到红灯停了4次车,全程用时17分钟,而以前走走停停需要25分钟左右。这段路由东向西时更是畅行无阻,用时更少。
      采访中,不少司机表示,以前开车上路总是遇到红灯,有时候明明其他方向没有车,也得在路口等红灯,现在有了绿波后开车上路通畅多了。而且交警部门对信号灯优化调整后,就算不在“绿路”上行驶,岗区的信号灯配时也合理了很多,大大地减少了绿灯时间的浪费,有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出行明显通畅了。
      交警支队信号配时中心工作人员说,目前主城区共有28条“绿路”,总长132.6公里,绿波设置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保障便捷畅行。
      据介绍,在绿路的优化调整中,对一些车流量小的道路在调整信号灯时长时,可以5秒、10秒地加减,而对迎宾街、魏都大道等车流量大的道路,加减只能在1-2秒之间。每设置一次数值,测试人员要开车进入车流,绕上五六圈体验效果,有时为了一个路口的信号灯能达到最优效果,要做数十次测试。
      民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信号优调都以秒计算,要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需按该道路推荐的时速行驶。同时,由于违法停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都会对绿波造成影响,呼吁所有交通参与者遵守法规、文明礼让,共同享受更高的通行效率。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刘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5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10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8期

    • 第2024-04-03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4-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